可做奧鵬院校所有作業(yè),畢業(yè)論文,咨詢請?zhí)砑観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19秋學期(1709、1803、1809、1903、1909)《心理、行為與文化(爾雅)》在線作業(yè)-0001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35 道試題,共 70 分)
1.價值命題的含義是:
A.相同的刺激可能會帶來相同或相似性行為
B.某種行為能夠刺激需求,人就會傾向于重復此行為
C.某人重復獲得相同獎賞的次數(shù)愈多,那么,這一獎賞對該人(或團體)的價值就愈小
D.如果某種行為的后果對一個人越有價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重復同樣的行動
2.關于親屬體系的特點,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主導是父子軸的親屬體系凝聚力大
B.主導是母子軸的親屬體系權威被淡化
C.主導是夫妻軸的親屬體系規(guī)模小
D.主導是夫妻軸的親屬體系代際關系是以老一代為中心
3.美國人締結各種各樣的俱樂部組織的目的不包括:
A.追隨他人、獲得追隨者
B.表現(xiàn)個人魅力、鍛煉能力
C.控制他人、解救他人
D.幫助他人、超越他人
4.倫人集團層面的特點是:
A.按照連帶原理連接起來的家庭和宗族,成為人的親密圈子的重要組成部分
B.按照締結原理連接起來的家庭和宗族,但不屬于人的親密圈子的重要組成部分
C.按照親屬原理連接起來的家庭和宗族,成為人的親密圈子的重要組成部分
D.按照親屬原理連接起來的家庭和宗族,但不屬于人的親密圈子的重要組成部分
5.關于“自然機制”,說法不正確的是:
A.包括心理的生理機制和心理的認知結構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等內(nèi)容
B.具有較大的普同性
C.主要通過生物進化而形成
D.不同文化里的人的心理多具有相異的自然機制
6.親屬原則的特點不包括:
A.間斷性
B.血緣或擬血緣性
C.自動性
D.差序性
7.《心理、行為與文化》的課程內(nèi)容不包括:
A.社會要求
B.價值觀
C.親屬集團
D.交換模式
8.關于初級集團,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規(guī)范章程一般不明確
B.無明確目標
C.強調血緣或婚緣
D.強調推選的領導體系
9.文化限制(滿足)人的需要所需三系統(tǒng)不包括:
A.輸出輸入系統(tǒng)
B.調節(jié)系統(tǒng)
C.反饋系統(tǒng)
D.反饋控制系統(tǒng)
10.心理人類學對親屬體系關注的側面不包括:
A.家庭關系怎樣被用來界定社會群體的性質和類屬
B.家庭關系與人的心理社會均衡模式有怎樣的關系
C.家庭中占優(yōu)勢地位的二人關系是什么
D.二次群體的特點與家庭的區(qū)別是怎樣的
11.以下哪項不屬于一般族規(guī)中的規(guī)定:
A.輕課稅
B.正夫妻
C.尊王章
D.別男女
12.關于PSH均衡模式特點,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第6層(潛意識)和第7層(前意識):沒有動員
B.第5層:不可表意識(隱私)
C.第2或1層:將情感關系的層面提升并擴大,并縮小角色運作的空間
D.第0層:對“內(nèi)部世界” 的態(tài)度
13.“文化是一個復合體,它包括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獲得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其他能力和習慣?!笔钦l的觀點:
A.馬林諾夫斯基
B.馬克斯韋伯
C.泰勒
D.盧梭
14.心理文化研究的原則不包括:
A.相對性原則
B.普遍性原則
C.整體性原則#系統(tǒng)性原則
15.關于美國締結集團應符合的條件,說法不正確的是:
A.集團遵循的仍然是舊的原則
B.集團資格不是自動的,必須具有高度的選擇意志
C.集團的規(guī)范不能影響個人的獨立,人與人的關系不是相互依賴模式
D.集團中的每個人必須是平等的
16.外部世界的特點是:
A.充滿好奇
B.了解很少,但是沒有諸多誤解
C.一般了解很少,無知或存在諸多錯誤
D.一般了解很多,沒有誤解
17.社會性需要不包括:
A.自我實現(xiàn)
B.社交
C.安全
D.地位
18.以下哪項不屬于基本人際狀態(tài)的四維度之一:
A.集團
B.情感控制
C.價值觀
D.交換
19.“自由結社”的締結原則是:
A.連帶原則
B.平等原則
C.家族原則
D.契約原則
20.社會交往三層次不包括:
A.社會性交往
B.生物性交往
C.情感性交往
D.互利性交往
21.人心最難研究的原因不包括:
A.人心涉及帶有較濃厚客觀性的問題
B.人心既有客觀性的一面,也有主觀性的一面
C.人心指的是人的心理活動,不具有形體性
D.人心受文化的影響大
22.關于次級集團對人的心理和行為影響,說法不正確的是:
A.部分
B.較不深入
C.直接
D.投射
23.馬斯洛“五需要論”不包括:
A.生理需要
B.成就需要
C.安全需要
D.從屬和愛的需要
24.美國社會的主要次級集團是:
A.自由結社
B.種姓
C.家元
D.宗族
25.關于“文化機制”,說法不正確的是:
A.包括人的社會心理機制和審美心理機制等內(nèi)容
B.具有較大差異性#不同文化孕育不同的文化心理機制
C.主要通過文化的傳播而逐漸形成
26.關于交往上的理性狀態(tài),說法不正確的是:
A.理性的人際狀態(tài)是沒有距離
B.理性狀態(tài)是一種即使不相互信賴依然能合作的模式
C.人際關系交往追求的是“不分你我”
D.交往上有零距離話傾向
27.美國人愛打官司主要體現(xiàn)出:
A.美國人際關系重視人情
B.美國人重視條文規(guī)定
C.美國人自私
D.美國人相信律師
28.以下關于需要或欲望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需要是顯性的
B.需要是一般的,抽象的
C.欲望是人的身體和外部條件作用下產(chǎn)生的一種狀態(tài)
D.欲望指向具體物
29.“人類的各種知識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備的就是關于‘人’的知識?!边@句話出自:
A.麥克利蘭
B.馬克斯韋伯#泰勒
C.盧梭
30.關于次級群體與文化的假設、親屬體系與文化的假設,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這兩個假設都是闡述人的心理、行為與文化之間復雜關系的理論假設
B.這兩個假設的關系可歸結為人類社會的三種最重要的關系—夫妻、父子、母子關系及其屬性對人的糾結上
C.這兩個假設具有邏輯上的聯(lián)系:人們的心理能量向什么地方投注,與親屬集團的性質有關
D.這兩個假設不屬于心理文化學的重要內(nèi)容
31.中國宗族的特點不包括:
A.超大的規(guī)模
B.擁有較小的向心力、凝聚力
C.共同的行為規(guī)范
D.共同的祭祖儀式、場所和共同財產(chǎn)
32.關于“生育主題”,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生育主題”主張多生男孩
B.“生育主題”主張多生有出息的女孩子
C.“生育主題”主張多生孩子
D.中國人婚姻體現(xiàn)了“生育主題”
33.社會人類學分為的學派不包括:
A.心理學派
B.功能學派
C.傳播學派
D.Y學派
34.大小家庭劃分依據(jù)是:
A.家庭中年齡的加總
B.家庭中威望人士的人數(shù)
C.家庭中夫妻關系的組數(shù)
D.家庭中人數(shù)多少
35.大禹那個時代的家庭屬于典型的哪類家庭:
A.父子關系家庭
B.母子關系家庭
C.夫妻關系家庭
D.兄弟關系家庭
二、判斷題 (共 15 道試題,共 30 分)
36.父子關系的“非性愛性”可以解釋中國家庭中夫妻關系受貶斥以及蓄妾制度。
37.生物性交往是指出生后來自保護者的愛撫,成年后沒有愛情而只是以生育為目的的性活動等。
38.第2層的一半和和第5層的一半是弗洛伊德探討的范圍。
39.現(xiàn)代城市中所養(yǎng)的寵物狗屬于親密的社會關系與文化層。
40.家庭規(guī)模的表達公式:(n^2-n)/2
41.PSH是一個內(nèi)容淺顯卻意義深刻的理論,因為它的復雜性常被別人所忽略。
42.家庭關系與人的社會化不屬于心理人類學對親屬體系關注的側面。
43.跟動物相比,人出生以后不能馬上獨立,需要很長時間的保護。
44.世界上各種種族群體之間的差異主要是生物意義上的,而不是社會和文化意義上的差異。
45.在家庭中包含著社會文化的“遺傳基因”,文化的傳承很大一部分是在家庭中完成“轉錄”的。
46.“極致個人”通過締結各種各樣的俱樂部組織、控制他人或解救他人、追隨他人或獲得追隨者、幫助他人或超越他人等方式,在非親屬關系中以尋求替代物。
47.埃里?!じチ_姆被尊為“精神分析社會學”的奠基人之一。
48.印度人用手吃飯比美國用刀叉吃飯顯得落后。
49.教育的目的是不讓人發(fā)問。
50.臺灣學者楊懋春在《中國的家庭與社會》中認為中國傳統(tǒng)家庭有十大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