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師-古代漢語(2)21秋在線作業(yè)2(標準答案)

可做奧鵬全部院校在線離線作業(yè)畢業(yè)論文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發(fā)布時間:2021/12/30 22:38:27來源:admin瀏覽: 78 次

需要答案請加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可做奧鵬全部院校在線作業(yè)、離線作業(yè)、畢業(yè)論文


古代漢語(2)21秋在線作業(yè)2-0001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25 分)

1.關(guān)于“疊韻”和“雙聲”的定義,下列正確的一組是( )

A.兩字聲音相同為雙聲

B.兩字聲調(diào)相同為雙聲 兩字韻相同為疊韻

C.兩字必須韻母相同才為疊韻


2.古人給《莊子》作注的有晉代司馬彪、郭象、向秀等五家,現(xiàn)存的只有誰的注本十卷( )

A.司馬彪

B.郭象

C.向秀

D.孟氏


3.疊音詞,前人把它叫做

A.連綿詞

B.合成詞

C.重言

D.單純詞


4.下列詞語中,屬于疊音詞的是( )

A.猶豫

B.春分

C.葡萄

D.灼灼


5.“芝”“淡”“樂”“賜”四字分別屬于上古韻部的

A.之 淡 藥 鐸

B.之 談 藥 錫

C.支 宵 覺 耕

D.支 侯 覺 鐸


6.“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逼渲小?戶 ”的文中義是( )

A.戶主

B.門戶

C.房門

D.窗戶


7.“為之權(quán)衡以稱之,則并與權(quán)衡而竊之”中“權(quán)衡”屬于( )

A.一個單音詞

B.一個復音詞

C.一個詞組

D.一個單純詞


8.關(guān)于“對”的定義,下列各組正確的說法是

A.在一首律詩中,前一聯(lián)的對句與下一聯(lián)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須相同。

B.在一首律詩中,前一聯(lián)的對句與下一聯(lián)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須相反。

C.是指同一聯(lián)內(nèi)的出句和對句的平仄必須相同。

D.是指同一聯(lián)內(nèi)的出句和對句的平仄必須相反。


9.“技經(jīng)肯綮之未嘗”中“綮”的意思是( )

A.筋骨聚結(jié)處

B.關(guān)節(jié)

C.骨節(jié)間的空隙

D.大骨頭


10.對“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中“園圃”,說法正確的是( )

A.詞義指果園和菜圃

B.偏義復詞,指果園

C.偏義復詞,指菜圃

D.連綿詞,種果和菜的地方


二、多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25 分)

11.下列復音詞中,屬于聯(lián)綿詞的是( )

A.扶搖

B.險阻

C.夭閼

D.饑餓


12.

A.選擇圖中A選項

B.選擇圖中B選項

C.選擇圖中C選項

D.選擇圖中D選項


13.下邊句子 中,不含有 重言的有

A.天之蒼蒼,其正色邪?

B.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C.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

D.吟而不言,不如瘖聾之指麾


14.下邊句子中,不含有重言的有( )( ) ( )( )

A.天之蒼蒼,其正色邪?

B.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C.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

D.吟而不言,不如瘖聾之指麾


15.

A.選擇圖中A選項

B.選擇圖中B選項

C.選擇圖中C選項

D.選擇圖中D選項


16.下邊屬于詞義變化顯著的有()()()()

A.去

B.漸

C.謗

D.行李


17.本義、引申義的關(guān)系是

A.本義在一組詞義中只有一個,而引申義的數(shù)量可以很多。

B.引申義總是圍繞著本義這個中心發(fā)展的,即引申義都是從本義發(fā)展引申來的。

C.詞的本義一般都是比較具體的事物或行為,引申義一般比較抽象。

D.引申義有直接引申或近引申;有間接引申或遠引申.


18.關(guān)于平仄的定義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一聲為平,二三四聲為仄

B.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

C.一二三聲為平,四聲為仄

D.一二聲為仄,三四聲為平


19.

A.選擇圖中A選項

B.選擇圖中B選項

C.選擇圖中C選項

D.選擇圖中D選項


20.關(guān)于 “皮、膚”,說法正確的是( ) ( )( ) ( )

A.在先秦時,皮和膚二者在詞義的適用對象上區(qū)別很嚴

B.膚是指人的;皮是指禽獸的

C.皮和膚二者在詞義的輕重上不同

D.膚詞義輕;皮詞義重


三、判斷題 (共 20 道試題,共 50 分)

21.“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韋應(yīng)物《寄全椒山中道士》)是格律詩。


22.對轉(zhuǎn):在漢語語音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常常有陰聲韻、陽聲韻、入聲韻互相轉(zhuǎn)變的現(xiàn)象,它們互變的前提是彼此的主要元音相同。


23.《呂氏春秋》是戰(zhàn)國末年呂不韋的食客們共同撰寫的


24.“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中“埴”的意思是做器物的模具。


25.復音詞是指只包含一個詞素的詞,有時用一個漢字表示,如走;有時用兩個漢字表示,必須合起來才有意義,如含糊。


26.“去以六 月息也”中“去”的意思是離開。


27.“夫樂,天地之精,得失之節(jié)也”中“節(jié)”的意思是關(guān)鍵。


28.因《呂氏春秋》書中有八覽,后人也把這部書稱為《呂覽》。


29.“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jīng)首之會”與“奏刀騞然,莫不中音”中的“中”意義不同。


30.“去以六月息 也”中“去”的意思是離開。


31.判定古文中的雙聲、疊韻聯(lián)綿詞必須以古音為標準依據(jù),不能用現(xiàn)代漢語的音讀作標準。


32.“則舉圖而委,效璽而請兵矣”與“ 諸將效首虜”兩句中“效”的詞義相同。


33.從詞義變化的幅度看古今的差異的演變之后,古今義之間有的詞義變化顯著,有的變化細微。


34.“臨”從本義 “從高處往低處看”引申出“從上監(jiān)視著”和“從上面到下面來”屬詞義引申途徑中的 延展引申。


35.疊音詞中的重疊用詞是不重疊不能使用的詞


36.“朝菌不知晦朔”中的“晦朔”是兩個單音詞。


37.“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遲遲白日晚,嫋嫋秋風生。 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陳伯玉《感遇》之一)不是格律詩。


38.“衣”本義“衣服”常作動詞用,引申出“穿衣”的意思,它是因為經(jīng)?;钣枚a(chǎn)生新義的。


39.讀如、讀若是音韻術(shù)語。這兩個術(shù)語總是用本字來說明假借字。


40.“適莽蒼者,三飡而反?!敝小帮{”與“餐”是異體。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作業(yè)咨詢 論文咨詢
    微信客服掃一掃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