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師《教育統計與測量評價》在線作業(yè)二-0004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12 道試題,共 24 分)
1.()是將不同類型的行為或不同科目的學習在同一時間橫斷面上進行相互比較,對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情況作出評價,并提出書面評語和建議等。
A.個人發(fā)展橫向參照
B.個人發(fā)展縱向參照
C.個人潛力發(fā)展參照
D.課程目標參照
答案:A
2.()是指指標達到項目要求的程度或各種規(guī)范行為的優(yōu)劣程度,又稱定性標準。
A.標度
B.強度
C.頻率
D.標尺
答案:A
3.教育測量專家格蘭朗德認為,一個完整的評價計劃,可用公式加以形象地表達,其公式是( )。
A.評價=測量+評定+價值判斷
B.評價=測量+定量描述+定性判斷
C.評價=測量+非測量+價值判斷
D.評價=測量+非測量+統計推斷
答案:C
4.適合于某些用于選拔和分類的職業(yè)測驗的效度種類是()。
A.時間效度
B.內容效度
C.效標關聯效度
D.結構效度
答案:B
5.隨機猜答一道“四選一”的選擇題,猜對的概率為( )。
A.0.4
B.0.25
C.0.5
D.0.1
答案:B
6.一組數據的標準差,反映這組數據的( )。
A.分布范圍
B.差異大小
C.取值水平
D.集中位置
7.()指的是客觀測驗以外的一類以行動、作品、表演、展示、操作、寫作、制作檔案資料等更真實的表現來展示學生口頭表達力、文字表達力、思維思考力、隨機應變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實踐能力及學習成果與過程的測驗。
A.評定量表評價
B.表現性測驗
C.客觀題測驗
D.主觀題測驗
8.()指出:“評價過程在本質上是確定課程和教學大綱在實際上實現教育目標的程度的過程”。
A.斯塔費爾比姆
B.布魯姆
C.格蘭朗德
D.泰勒
9.()是利用頭腦積極思維,進行智力碰撞,激發(fā)智慧靈感,從而提出評價指標的一種常用方法。
A.反頭腦風暴法
B.頭腦風暴法
C.哥頓法
D.德爾斐法
10.一組數據的標準差反映這組數據的( )。
A.分布范圍
B.差異大小
C.取值水平
D.集中位置
11.()比較適合于測量被試對基本知識、概念和原理的掌握、記憶情況。
A.簡答題
B.選擇題
C.是非題
D.論述題
12.一批數據的離差之和為( )。
A.難以確定
B.1
C.0
D.大于0
二、多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20 分)
13.客觀性試題主要包括( )。
A.選擇題
B.填空題
C.論述題
D.簡答題
14.為提高測驗的質量,在設計測驗時要注意的問題包括( )。
A.確定測驗目的
B.確定測驗屬性
C.明確測驗的性質和用途
D.被試的特征
E.分析測驗目標
15.同質性信度也叫內部一致性信度,它的方法主要有()。
A.分半信度
B.庫德—理查遜信度
C.復本信度
D.克龍巴赫(cronbach) 系數
16.測試題中的論述題屬于()。
A.選擇型
B.供答型
C.客觀性
D.主觀性
17.客觀性試題主要包括()。
A.選擇題
B.填空題
C.論述題
D.簡答題
18.等級相關適用于以下()情況。
A.兩列觀測數據都是順序變量數據,或其中一列數據是順序變量數據,另一列數據是連續(xù)變量的數據
B.兩個連續(xù)變量的觀測數據,其中有一列或兩列數據主要依靠非測量方法進行粗略評估得到
C.兩個連續(xù)變量之間的相關情況
D.兩個變量中的一個是連續(xù)變量,另一個是二分類的稱名變量
19.統計學上用相關系數來定量描述兩個變量之間的直線性相關的()。
A.強度
B.程度
C.大小
D.方向
20.評價目標明確以后,制定者的任務就是要依據評價目標,提出初擬評價指標。提出初擬評價指標的方法主要有包括()。
A.頭腦風暴法
B.因素分解法
C.典型研究法
D.理論推演法
21.根據測驗材料,可把測驗分成( )。
A.語文測驗
B.語言測驗
C.操作測驗
D.數學測驗
22.是非題的優(yōu)點表現在( )。
A.編制容易,可適用于各種教材
B.有利于考查被試思維的敏捷性和準確的判斷力。
C.采用大量的似真選擇項使得結果易于診斷
D.記分客觀,取樣廣泛
三、判斷題 (共 28 道試題,共 56 分)
23.相關系數r取在-1和+1之間。
24.累積次數只能從低分組往高分組累積。
25.t分布曲線與自由度有關。
26.效度就是一次測量的有效程度。
27.斯塔費爾比姆等學者認為,“評價是一種劃定、獲取和提供敘述性和判斷性信息的過程。這些信息涉及研究對象的目標、設計、實施和影響的價值及優(yōu)缺點,以便指導如何決策、滿足教學效能核定的需要,并增加對研究對象的了解?!彼顾M爾比姆還說 ,“評價最重要的意圖不僅是為了證明,也是為了改進?!保?)
28.不確定性現象又稱為隨機現象。
29.復本信度是指用同一個量表(測驗或評價表)對同一組被試施測兩次所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組被試在兩次測驗上所得分數的相關系數。()
30.所謂完備性與獨立性原則是指所建立的指標和標準必須能反映教育的發(fā)展目標和教學的客觀規(guī)律,找出影響和制約教育教學的關鍵性因素。
31.直線性相關并不是所有關聯模式中的最簡單的一種。 ()
32.在課業(yè)考評過程中,考試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一種測量手段。()
33.計數數據的結果多表現為整數。
34.一般把客觀世界中具有某種共同特征的元素的全體稱為總體,總體中的每一個元素都稱為個體,從總體中抽取的部分個體組成的群體稱為樣本。( )
35.任何正態(tài)分布都可變換成標準正態(tài)分布。( )
36.確定性現象也稱非隨機現象,是統計學的主要研究對象。( )
37.t分布曲線與自由度有關。( )
38.比率變量的零點是相對的。
39.線形圖就是多邊圖。( )
40.標度是不同強度和頻率的標記符號,通常用字母(如A、B、C)、文字(如甲、乙、丙)或數字(如1、2、3)來表示。
41.樣本統計量是一個隨機變量。
42.效度就是一次測量的有效程度。( )
43.關鍵特征調查法是先請被調查者從所提供的備擇指標中找出最關鍵、最有特征的指標,再對指標進行篩選并求出其權重的方法。
44.正態(tài)分布曲線是單峰對稱的曲線。( )
45.次數分布多邊圖總是與橫軸形成閉合的圖形。
46.簡答題較適合于測量被試對基本知識、概念和原理的掌握、記憶情況。
47.線性相關是所有關聯模式中最簡單的一種。()
48.確定性現象又稱非隨機現象,是統計學的主要研究對象。( )
49.所謂標準分數常模,就是以常模團體在某一測驗上的實測數據為基礎,把原始分數轉換成基本標準分數Z或轉換到更大的標準分數T量表上,能夠揭示每個測驗分數在常模團體測驗分數中的相對地位的一種組內常模。( )
50.用“1”代表男生,用“0”代表女生,這里的1和0具有數量大小的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