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計學原理》21秋平時作業(yè)3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40 分)
1.廣義的指數是指()
A.價格變動的相對數
B.物價變動的相對數
C.社會經濟現象數量變動的相對數
D.簡單現象總體數量變動的相對數
2.普查具有很多優(yōu)點,但也存在著工作量大、環(huán)節(jié)多,相應也加大了( )的可能性
A.登記性誤差
B.匯總性誤差
C.推斷性誤差
D.控制性誤差
3..估計標準誤說明回歸直線的代表性,因此()
A..估計標準誤數值越大,說明回歸直線的代表性越大
B.估計標準誤數值越大,說明回歸直線的代表性越小
C.估計標準誤數值越小,說明回歸直線的代表性越小
D.估計標準誤數值越小,說明回歸直線的實用價值小
4.總體和總體單位不是固定不變的,由于研究目的不同( )
A.總體單位有可能變換為總體,總體也有可能變換為總體單位
B.總體只能變換為總體單位,總體單位不能變換為總體
C.總體單位只能變換為總體,總體不能變換為總體單位
D.任何一對總體和總體單位都可以互相變換
5.某企業(yè)今年一季度同去年一季度相比,產量提高了5%,產值增長了15%,則產品價格提高了(
A.109.5%
B.9.5%
C.300%
D.2000%
6.某企業(yè)2008年產值計劃增長率為5%,實際增長率為10%,則2008年產值計劃完成百分比為(????? )
A.200%
B.104.76%
C.95.45%
D.105.56%
7.平均數指數是通過對()加權平均而形成的指數
A.總指數
B.綜合指數
C.平均指標指數
D.個體指數
8.對連續(xù)型組距數列,凡是某單位的標志值剛好等于相鄰兩組上下限數值時,一般是( )
A.將此值歸入上限所在組
B.將此值歸入下限所在組
C.將此值歸入上限所在組或下限所在組
D.另立一組
9.統(tǒng)計整理的關鍵()
A.對調查資料進行審核
B.對調查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組
C.對調查資料進行匯總
D.編制統(tǒng)計表
10.下述各項調查中屬于全面調查的是()
A.對某種連續(xù)生產的產品質量進行檢驗
B.對某地區(qū)工業(yè)企業(yè)設備進行普查
C.對會面鋼鐵生產中的重點單位進行調查
D.抽選部分地塊進行產量調查
二、多選題 (共 5 道試題,共 20 分)
11.直線回歸方程yc=a+bx中的b稱為回歸系數,回歸系數的作用是( )
A.可確定兩變量之間因果的數量關系
B.可確定兩變量的相關方向
C.可確定兩變量的實際值與估計值的變異程度
D.可確定兩變量相關的密切程度
E.可確定當自變量的增加一個單位時,因變量的平均增加值
12.下列指標屬于時期指標的有( )
A.貨物周轉量
B.社會商品零售額
C.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
D.人口數
13.下列指標屬于動態(tài)相對指標的有( )
A.1981年到1990年我國人口平均增長1.48%
B.1990年國民生產總值為1980年的236.3%
C.1990年國民生產總值中,第一,二,三產業(yè)分別占28.4%,44.3%,27.3%
D.1990年國民收入為1952年的2364.2%
14.在第五次全國人中普查中( )
A.國籍是變異指標
B.全國人口數是統(tǒng)計指標
C.每個人是總體單位
D.人的年齡是變量
E.全國男性人數是品質標志
15.以下屬于離散變量的有( )
A.進口的糧食數量
B.洗衣機臺數
C.每千人醫(yī)院床位數
D.人均糧食產量
E.城鄉(xiāng)集市個數
三、判斷題 (共 10 道試題,共 40 分)
16.國民收入中積累額與消費額之比為1:3,這是一個比較相對指標()
17.統(tǒng)計調查誤差就是指由于錯誤判斷事實或者錯誤登記事實而發(fā)生的誤差()
18.平均指標指數是綜合指數的一種變形。 ( )
19.誤差值得就是實際值y與估計值yc大的平均誤差程度()
20.在抽樣推斷中,作為推斷的總體和作為觀察對象的樣本都是確定的、唯一的()
21.相對指標都是用無名數形式表現出來的()
22.抽樣誤差既代表性誤差和登記性誤差,這兩種誤差都是不可避免的()
23.在計算樣本容量時,成數方差P(1-P)在完全缺乏資料的情況下,可用成數方差P(1-P)的極大值0.5×0.5來代替 ()
24.在零售物價數中,理論上的權數應為W=∑q0p0/∑q1p0。()
25.平均指標指數是綜合指數的一種變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