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期末考核試卷
一、名詞解釋(每題3分,共45分)
1、因變量;
2、自我服務偏見;
3、印象管理;
4、近因效應;
5、自我實現的預言;
6、歸因;
7、從眾;
8、偏見;
9、群體決策;
10、態(tài)度;
11、操作性條件反射作用;
12、自我效能感;
13、睡眠者效應;
14、習得性無助;
15、旁觀者效應
二、簡答題 (每題5分,共30分)
1、態(tài)度與行為的關系有哪幾個基本類型?
2、什么是態(tài)度的學習理論?
3、簡述認知失調理論,并舉例加以說明。
4、簡述挫折―侵犯理論的觀點。
5、簡要說明有哪些方法可以培養(yǎng)人們產生更多的助人行為?
6、簡述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因素。
三、論述題(共25分)
1.簡述韋納的動機歸因理論
2、什么是自我暴露?結合自身實際談談怎樣利用它與人發(fā)展親密關系?
3、論述產生旁觀者效應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