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財《電子政務理論與實務》單元作業(yè)三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50 分)
1.( )的目的是要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改善和優(yōu)化現(xiàn)有的政府部門工作流程,從而提升行政效率,進而提高政府部門的公共服務水平。
A.信息公開
B.信息共享
C.電子政務出現(xiàn)
D.電子政務建設
2.( )是互聯(lián)網絡上識別和定位計算機的層次結構式的字符標識,與該計算機的IP地址相對應。
A.網址
B.網站
C.域名
D.域址
3.目前隱私權保護領域遇到的三大問題是: 個人數據過度收集、個人數據二次開發(fā)利用和( )。
A.個人數據交易
B.個人數據管理
C.個人數據保護
D.個人數據丟失
4.2001年8月,中國政府成立了由( )總理任組長、各重要部委主要領導為成員的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
A.朱镕基
B.胡錦濤
C.周恩來
D.習近平
5.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 )已成為我國政府部門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的重要途徑。
A.網絡建設
B.電子政務建設
C.政府間溝通
D.提高公務員能力
6.( )安全保證政府發(fā)布的信息不被篡改、公眾提交的信息真實可靠,防止“拒絕服務”等的攻擊,保障政務外網網站在各種攻擊下保持穩(wěn)定的服務。
A.防火墻
B.政務內網
C.政務外網
D.防護軟件
7.我國在1991 年制定了( )及其實施條例,其中規(guī)定了著作權歸屬的法定原則。
A.《著作法》
B.《著作權法》
C.《著作保護法》
D.《著作管理條例》
8.電子政務作為政府現(xiàn)代化和公共行政改革的主要方向,其重要意義是毋庸置疑的,這是信息時代世界各國的一個共識,說明電子政務堅持( )導向。
A.效益
B.利益
C.效率
D.民眾
9.電子政務對( )產業(yè)帶動最為明顯。
A.信息
B.食品
C.建筑
D.教育
10.國家信息經濟辦公室成立于( )年。
A.1996.0
B.1997.0
C.1998.0
D.1999.0
二、多選題 (共 3 道試題,共 15 分)
11.2002年11月,日本國會通過在線化關聯(lián)法案有( )。
A.《行政手續(xù)在線化法案》
B.《同整備法案》
C.《關于電子簽名的地方公共團體認證業(yè)務的相關法律案》
D.《關于行政機關保有的個人點保護法》
12.“e-Japan2002”計劃的主要任務有( )。
A.建立國際領先的信息通信網絡
B.振興教育,培養(yǎng)人才和促進電子商務
C.推進公共領域利用信息通信技術
D.確保高度信息通信網絡的安全及可靠性
13.美國政府實施電子政務的實質有( )。
A.方便政府工作人員辦公
B.促政府改革
C.提高政務效率
D.改善服務質量
三、判斷題 (共 7 道試題,共 35 分)
14.網絡廣告對廣告現(xiàn)行法律的調整與規(guī)范沒有什么影響。( )
15.日本政府IT戰(zhàn)略總部在2007年提出了“到2015年為止消除寬帶零地區(qū)”的目標。( )
16.出臺配套性政策不是化解政務服務“信息孤島”現(xiàn)象的重要舉措。( )
17.我國在1991 年制定了 《著作權法》 及其實施條例,其中規(guī)定了著作權歸屬的法定原則。( )
18.中國電子政務發(fā)展通過電子政務推動行政體制改革。( )
19.“PDCA循環(huán)”由四個部分組成,即:制訂計劃、實施計劃、評價結果、改善計劃。( )
20.1997年,日本政府將原來的《計算機白皮書》更名為《信息化白皮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