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心理輔導2022年春學期在線作業(yè)1題目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22 道試題,共 55 分)
1.在日本學生心理輔導中有關情緒問題的是:
A.升學
B.厭學癥
C.就業(yè)
D.學習方法
2.香港大學校心理輔導中心成立于:
A.1969年
B.1970年
C.1971年
D.1972年
3.體心理輔導中團體成員能夠得到的教育不包括:
A.智力
B.信息交流
C.檢視現(xiàn)實
D.人際關系技巧
4.對網(wǎng)絡成癮的行為療法主要有強化干預和:
A.系統(tǒng)脫敏
B.厭惡療法
C.陽性強化法
D.合理情緒療法
5.根據(jù)卡爾?羅杰斯對團體發(fā)展階段的劃分,由于成員彼此關心,所以必要時他們會面質(zhì)別人,提出問題,協(xié)助別人澄清和處理矛盾,積極面對問題,這個階段是:
A.打破偽裝
B.面質(zhì)
C.將幫助延伸到團體之外
D.團體發(fā)展出治療的能力
6.非結構團體心理咨詢設計的特點是:
A.有事先安排、設計好的活動
B.有預定的目標及學習情景
C.不可能將團體過程與各單元內(nèi)容事先做出詳細的規(guī)劃
D.通過活動設計與安排,促進團體發(fā)展,達成團體目標
7.大聲說出“我最棒” 活動的目的主要是:
A.讓成員體驗自我的力量,通過積極暗示肯定自己
B.分組
C.增強團體成員凝聚力
D.放松
8.加入團體的合理動機為:
A.為了功能性獲益
B.為了尋求物質(zhì)幫助
C.為了提高自身某方面心理素質(zhì)
D.為了顯示自己的優(yōu)越性
9.操縱者可能具有的人格特質(zhì)是:
A.自卑
B.虛偽
C.固執(zhí)
D.懦弱
10.開放式團體輔導一般人數(shù)較多的原因是:
A.篩選成員要求過低
B.領導者控制能力不足
C.團體成員是流動的
D.團體成員活動自由度大
11.為了使班級成員相互了解,建立親密的關系,采用集訓或日常班級活動的方式,進行團體實踐指的是:
A.討論式的團體活動
B.理解自我和理解他人的團體心理輔導
C.班級內(nèi)的團體心理輔導
D.家長、學生、老師三結合的團體心理輔導
12.個人中心治療理論由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創(chuàng)立于:
A.1940年
B.1941年
C.1942年
D.1943年
13.被稱為“心理劇創(chuàng)始人”的是:
A.普瑞特
B.帕森斯
C.莫雷諾
D.勒溫
14.“父母效能訓練”的基礎是:
A.生涯發(fā)展階段說
B.“個人中心理論”
C.需要層次理論
D.集體潛意識理論
15.卡爾?羅杰斯根據(jù)自己多年領導團體的經(jīng)驗和觀察團體將團體的發(fā)展分為幾個階段:
A.14
B.15
C.13
D.12
16.從問題的類型看,團體大小主要取決于:
A.團體領導者的經(jīng)驗
B.團體領導者的能力
C.團體成員的要求
D.團體輔導的目標
17.團體成員所形成的共識不包括:
A.地位
B.目標
C.興趣
D.價值
18.團體心理輔導與個性心理輔導的相異處包括:
A.目標方面
B.原則方面
C.咨詢技術方面
D.對象方面
19.在專制氣氛的團體中,所有決定由:
A.領導者作出
B.成員經(jīng)共同討論做出
C.團體中某一成員做出
D.團體成員經(jīng)表決后做出
20.學校中團體心理輔導的領導者是:
A.學生
B.教師
C.班主任
D.班干部
21.被稱為心理學第三勢力的是:
A.人本主義
B.精神分析
C.行為療法
D.完形主義
22.代罪者的最極端情況是:
A.悲慟者
B.被虐狂者
C.沉默者
D.虐待狂
二、多選題 (共 18 道試題,共 45 分)
23.領導者在方案設計前應該先了解團體是為了明確:
A.滿足哪種人的需求
B.哪些問題有待解決
C.運用何種方法來了解和確定需求
D.運用何種方法來了解和確定需求
24.面談和訪談操作的局限性有:
A.負面因素較少
B.速度慢
C.難以避免雙方的主觀因素的干擾
D.通過直接接觸報名者而后又決定不選,對申請人的壓力較大
25.團體規(guī)模過大,人數(shù)太多容易產(chǎn)生的問題是:
A.團體領導者難以關注每一個成員
B.成員直接溝通不易
C.團體凝聚力難以形成
D.影響成員的分享、交流
26.在經(jīng)歷了團體所有的發(fā)展階段之后,成員的收獲是:
A.個人問題得到解決
B.了解了團體心理輔導的理論知識
C.人際關系上得到改善
D.對團體活動產(chǎn)生興趣
27.加入團體的動機不良所造成的后果是:
A.個人動機會受挫
B.阻礙團體發(fā)展
C.滿足團體成員的心理需要
D.影響團體內(nèi)人際關系的建立
28.面對依賴者,領導者應采取的措施有:
A.不時提醒他對其他成員獨立成熟的處事做人方式做觀察
B.協(xié)助他們改變一些對自己的看法和錯誤的觀念
C.依賴性行為又重新出現(xiàn)時,也立刻指出并要求他們代之以正確的方法
D.協(xié)助被依賴者自身被忽略的個人需要
29.一個團體需要時間來發(fā)展,才能發(fā)揮治療的作用的原因是:
A.團體領導者經(jīng)驗和能力有限
B.成員需要時間來建立起彼此的信任、關懷,才能互相幫助
C.團體要經(jīng)過開始階段和過渡階段才能進入工作階段,這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的
D.以往的團體輔導都是這樣進行的
30.每個團體領導者的道德上的責任是理解:
A.團體動力學
B.團體過程
C.團體領導技巧
D.團體發(fā)展
31.在哪些類型的團體中,團體成員會覺得別的成員具有性吸引力。
A.治療型團體
B.成長型團體
C.支持型團體
D.開放型團體
32.很多成員都視7或8人為理想的人數(shù)原因是:
A.有相當充分的反饋和支持
B.活動場地和時間較好協(xié)調(diào)
C.小組的內(nèi)容和經(jīng)驗會很豐富
D.領導者能將注意力分配給每個成員
33.拯救者用的方法很多,包括:
A.用一個新話題將焦點引開
B.用安慰的話企圖減弱當事人的情緒
C.用一些戲言,嬉笑式地做出注釋
D.在第一時間替代當事人做出回應其他成員的問題
34.臺灣學者潘正德歸納出的影響因素中的團體領導者方面主要包括
A.團體領導者人格特質(zhì)
B.團體領導技術
C.團體領導者年齡
D.團體工作專業(yè)知能
35.講故事者通常不在意他人的反應,原因有:
A.他們急切地想表達自己的想法
B.他們內(nèi)心很可能有許多未曾處理的問題,一旦觸及,就會一發(fā)不可收拾
C.他們往往沒有能力知覺旁人的反應,只是一味的講述
D.他們言語習慣使然,不懂得怎么言簡意賅地說話
36.西密歇根大學評估中心的專家(1983)認為良好的團體方案必須具備的條件是:
A.團體必須導向有價值的目標
B.團體的策略必須有嚴謹?shù)睦碚摶A,反映良好的實務,具有彈性,并善用資源
C.訓練的運用必須有效管理,能夠反映學習問題和條件的改變
D.循環(huán)決策(終結、繼續(xù)、修改、或擴大)必須依據(jù)對訓練的影響、訓練結果使用程度、訓練的價值等的
37.根據(jù)樊富珉對團體輔導各階段的分類,團體的創(chuàng)始階段領導者的主要任務是:
A.協(xié)助成員相互間盡快熟悉
B.增進彼此了解,澄清團體目標訂立團體規(guī)范
C.訂立團體規(guī)范
D.建立安全和信任關系
38.一個高凝聚力的團體的表現(xiàn)為:
A.團體成員對團體認同感較強
B.團體成員有歸屬感、責任感、榮譽感、自豪感
C.團體中成員之間關系融洽和諧,有密切的情感聯(lián)系
D.內(nèi)部成員也能遵循團體的規(guī)范和目標,并有對團體做出貢獻和履行義務的要求
39.在對壟斷者進行改善的過程中,具有治療功能的條件有:
A.移情
B.尊重
C.同感
D.真誠
40.團體心理輔導中,關于倫理學上的考慮包括:
A.倫理學標準
B.領導者的準備和資格
C.雙重關系
D.應用練習的理論學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