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毒理學(本科)》22年6月課程考核-00001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30 分)
1.亞硝酸鹽的主要毒性作用是引起( )。
A.再生障礙性貧血
B.血小板減少癥
C.免疫性溶血
D.高鐵血紅蛋白血癥
2.藥物變態(tài)反應與以下哪種因素有關( )。
A.藥物劑量
B.用藥次數
C.用藥時間
D.免疫反應
3.下列藥物中最易引起呼吸中樞抑制的是( )。
A.尼可剎米
B.咖啡因
C.嗎啡
D.地高辛
4.機體接收雙重供血的器官是( )。
A.肝臟
B.腎臟
C.肺臟
D.脾臟
5.常用于檢測腎血流量的指標物質是 ( )。
A.肌酐
B.對氨基馬尿酸
C.尿糖
D.尿蛋白
6.可用于反映藥物安全性高低的參數是( )。
A.LD0
B.LD50
C.LD100
D.LD50/ED50
7.關于肝臟脂肪變性描述錯誤的是( )。
A.可逆
B.當肝中脂質含量超過5%時可判斷為脂肪變性
C.過量使用四環(huán)素常常誘發(fā)肝臟脂肪變性
D.通常會引起肝硬化
8.關于藥物的毒代動力學研究描述正確的是( )。
A.劑量普遍高于臨床用藥劑量
B.劑量普遍低于臨床用藥劑量
C.劑量常選用臨床用藥劑量
D.以上三種劑量選擇均可
9.長期使用阿司匹林能通過抑制( )功能引起出血性傾向。
A.紅細胞
B.血小板
C.中性粒細胞
D.淋巴細胞
10.引起一半受試動物死亡的藥物劑量是( )。
A.LD01
B.LD0
C.LD50
D.LD100
二、判斷題 (共 10 道試題,共 30 分)
11.外周神經系統(tǒng)與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軸突均不可再生。( )
12.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等非甾體類抗炎藥可引起三種不同類型的腎毒性。( )
13.當長期超量使用藥物時,可產生嚴重的特異質反應。( )
14.藥物的致畸作用劑量往往大于母體毒性劑量。 ( )
15.一般藥理學是對主要藥效學作用以外進行的廣泛藥理學研究,包括次要藥效學、安全藥理學和毒代動力學。( )
16.所有的化學致癌劑都是通過損傷遺傳物質DNA引起的癌變。( )
17.藥物的特殊毒性包括藥物的過敏反應。( )
18.頭孢菌素類藥物最主要的不良反應是過敏反應。( )
19.藥物進入體內與血漿蛋白結合后分子量變大,不能通過毛細血管。( )
20.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活力是評價藥物對肝損傷能力的重要指標。( )
三、簡答題 (共 2 道試題,共 20 分)
21.簡述血腦屏障的定義及意義。
22.簡述藥物對神經系統(tǒng)損傷的類型。
四、名詞解釋 (共 5 道試題,共 20 分)
23.機制毒理學
24.軸突病
25.直接致癌物
26.基因突變
27.母體毒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