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春學期(高起本1709-1803、全層次1809-2103)《傳播學概論》在線作業(yè)-00001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13 道試題,共 26 分)
1.集合行為指的是在某種刺激條件下發(fā)生的()社會集合現(xiàn)象
A.正常
B.應激
C.非正常
D.非常態(tài)
2.集合行為中的主要的信息形式是()
A.信息
B.流言
C.謠言
D.謠傳
3.大眾傳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眾,而是要經過()的一個中間環(huán)節(jié)
A.中介組織
B.權威媒體
C.意見領袖
D.領導人物
4.象征性互動理論是由()提出的
A.米德
B.施拉姆
C.麥克盧漢
D.拉扎斯菲爾德
5.“把關人”理論是由()提出的
A.盧因
B.盧卡奇
C.麥克盧漢
D.施拉姆
6.()是信息環(huán)境的主要營造者
A.大眾傳播
B.各大媒體
C.各國政府
D.受眾
7.自信心越(),可說服性越(),自信心越(),可說服性越()
A.強,高;弱,高
B.強,低;弱,低
C.強,高;弱,低
D.強,低;弱,高
8.擬態(tài)環(huán)境的提出者是()
A.拉斯韋爾
B.麥克盧漢
C.李普曼
D.賴特
9.傳播學是研究()及其運行規(guī)律的科學
A.社會信息系統(tǒng)
B.傳播過程
C.人類信息傳播活動
D.人類關系
10.“議程設置功能”假說是由()提出的
A.李普曼
B.羅杰斯
C.卡茲
D.麥庫姆斯和肖
11.()是使原來意向未明、態(tài)度未定者的態(tài)度明確起來的效果
A.“強化”效果
B.“休眠”效果
C.“結晶”效果
D.“信源可信性”效果
12.“自我互動”理論是由()提出的
A.默頓
B.米德
C.布魯默
D.賴特
13.大眾傳播通過營造()來影響和制約 輿論
A.擬態(tài)環(huán)境
B.意見環(huán)境
C.意見氣候
D.多數(shù)意見
二、多選題 (共 17 道試題,共 34 分)
14.傳播學的主要學派包括()
A.經驗學派
B.芝加哥學派
C.技術學派
D.批判學派
15.人類傳播活動包括()
A.口語傳播時代
B.文字傳播時代
C.印刷傳播時代
D.電子傳播時代
16.傳播制度類型包括()
A.極權主義理論
B.自由主義理論
C.社會責任理論
D.民主參與的媒介理論
17.傳播過程的構成要素包括()
A.傳播者
B.受傳者
C.訊息
D.媒介
E.反饋
18.組織傳播的功能包括()
A.指揮管理
B.內部協(xié)調
C.決策應變
D.形成共識
19.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包括()
A.媒介即訊息
B.“電視人”和“容器人”
C.媒介:人的延伸
D.“熱媒介”和“冷媒介”
20.符號分為()和()兩大類
A.信息
B.信號
C.象征符
D.字母
21.以下哪種屬于()受眾的范疇
A.會場的聽眾
B.戲劇表演的觀眾
C.體育比賽的觀眾
D.課外“一對一”輔導中的學生
22.拉斯韋爾的“大眾傳播功能說”包括()
A.社會地位賦予功能
B.環(huán)境監(jiān)視功能
C.社會協(xié)調功能
D.社會遺產傳承功能
23.美國著名社會學家?guī)炖岢鰞蓚€影響深遠的概念,包括()
A.擬態(tài)環(huán)境
B.鏡中我
C.意見領袖
D.初級群體
24.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媒介規(guī)范理論包括()
A.自由主義媒介規(guī)范理論
B.極權主義媒介規(guī)范理論
C.社會責任理論
D.民主參與理論
25.所謂傳播,即()的傳遞或()的運行
A.社會信息
B.符號
C.社會信息系統(tǒng)
D.信息
26.以報刊、廣播、電視為代表的大眾傳播的社會效果包括()
A.環(huán)境認知效果
B.價值形成與維護效果
C.社會行為示范效果
D.提供娛樂效果
27.構成“傳播流”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包括:()
A.拉扎斯菲爾德等人的《人民的選擇》
B.卡茲等人的《個人影響》
C.羅杰斯的《創(chuàng)新與普及》
D.李普曼的《自由與新聞》
28.受眾在大眾傳播過程中享有的基本權利包括:()
A.傳播權
B.知曉權
C.傳媒接近權
D.任意傳播權
29.傳播學四大奠基人分別是()
A.拉斯韋爾
B.盧因
C.施拉姆
D.霍夫蘭
E.拉扎斯菲爾德
30.隨機抽樣技術
A.簡單隨機抽樣
B.系統(tǒng)抽樣
C.分層抽樣
D.多級抽樣
三、判斷題 (共 20 道試題,共 40 分)
31.大眾傳播是一種雙向傳播活動
32.傳播學形成于20世紀初至40年代的美國
33.趨同心理指的是個人希望與群體中多數(shù)意見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體制裁的心理。
34.IPP指數(shù)即“既有政治傾向指數(shù)”
35.傳播隔閡,包括無意的誤解和有意的曲解
36.組織傳播的非正式渠道不包括組織內的人際傳播
37.麥克盧漢的理論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技術決定論
38.“議程設置功能”為效果研究擺脫“有限論”的束縛起了重要的作用
39.大眾傳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屬性,又具有文化屬性
40.“沉默的螺旋”概念最早是由李普曼提出的
41.任何人都可以擔當大眾傳播中的傳播者
42.流言是一種信源不明、無法得到確認的消息或言論
43.傳播制度是直接或間接地對大眾傳播起著控制和制約作用的社會規(guī)范體系
44.信息主權是信息時代的國家主權的重要組成部分
45.信源的可信度與說服效果成反比
46.意見領袖與被影響者一般處于上下級關系
47.人內傳播指的是人體內部進行信息處理的活動
48.魔彈論是一種唯意志論觀點
49.擬態(tài)環(huán)境即信息環(huán)境
50.民主參與理論的核心價值包括傳播關系的橫向性或平等性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