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X》在線平時作業(yè)2-00001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20 道試題,共 80 分)
1.階級斗爭是推動階級社會發(fā)展的()
A.根本動力
B.直接動力
C.最終動力
D.唯一動力
2.“參與制”是指金融寡頭()
A.直接參與工業(yè)企業(yè)的生產經營和管理
B.直接參與銀行的經營和管理
C.通過購買一定數量的股票層層控制眾多企業(yè)和銀行機構
D.通過購買所屬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控企業(yè)和銀行
3.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最突出表現是它( )
A.同社會存在發(fā)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歷史的繼承性
C.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D.同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具有不平衡性
4.在資本運動中直接創(chuàng)造剩余價值的資本是 ( )
A.流動資本
B.貨幣資本
C.商品資本
D.產業(yè)資本
5.認為原子是構成物質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單位,是堆砌宇宙大廈的“宇宙之磚”。這是一種( )
A.樸素唯物主義的物質觀
B.庸俗唯物主義的物質觀
C.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
D.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物質觀
6.“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為首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yè)資本家為首的社會。”這句話是說()
A.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反作用
B.生產力直接決定生產關系
C.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
D.生產力同生產關系相適應
7.社會意識是()
A.對社會存在的反映
B.對政治狀況的反映
C.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表現
D.人民群眾愿望的表現
8.生產力諸要素中的主導因素是()
A.勞動對象
B.勞動資料
C.勞動者
D.生產資料
9.人生理想是人為自己設定并為之奮斗的長遠目標,是人所憧憬和向往的美好未來,其根基是()
A.個人的政治態(tài)度
B.個人的主觀意志
C.個人的文化素質
D.現實的社會實踐
10.“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在各個國家是極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產下也只能是這樣?!庇纱说贸鲆粋€必然的結論()
A.社會主義很難實現
B.社會主義必須在所有國家內同時獲得勝利
C.社會主義不能在所有國家內同時獲得勝利
D.經濟和政治發(fā)展的不平衡是資本主義的絕對規(guī)律
11.“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學會改造自然界而發(fā)展的?!边@句話說明()
A.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B.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
C.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D.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標準
12.價值規(guī)律對生產、流通和消費的調節(jié)作用的實現形式是 ( )
A.市場價格圍繞生產成本上下波動
B.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矛盾運動
C.價格根據市場供求變化圍繞價值波動
D.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與個別勞動時間的矛盾運動
13.現代科技日新月異,并取得了許多重大成果,這一切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影響是()
A.深化和拓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宇宙觀
B.使馬克思主義哲學越來越不適應時代的要求
C.證明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絕對真理
D.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作出了否證
14.社會主義社會發(fā)展生產力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形式
B.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
C.消滅剝削和消除兩極分化
D.實現社會成員的共同富裕和全面發(fā)展
15.改革和社會革命都根源于()
A.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
B.統(tǒng)治階級和被統(tǒng)治階級之間的矛盾
C.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之間的矛盾
D.統(tǒng)治階級內部各政治派別之間的矛盾
16.劃分生產關系類型的基本標志是()
A.產品的分配形式
B.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
D.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矛盾性質
17.“人的思維是否具有真理性,這并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這一論斷說明了()
A.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動力
B.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C.實踐檢驗真理不需要理論指導
D.認識活動與實踐活動具有同樣的作用和力量
18.資本有機構成具體表現為()
A.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比率
B.生產資料與勞動力的比率
C.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的比率
D.生產資本與流通資本的比率
19.世界觀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
A.對于自然現象的基本觀點
B.對于整個世界的根本觀點
C.對于人生意義的獨特見解
D.對于社會問題的具體看法
20.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這是()
A.《共產黨宣言》中的一段話
B.《共產主義原理》中的一段話
C.《哥達綱領批判》中的一段話
D.《資本論》中的一段話
二、多選題 (共 5 道試題,共 20 分)
21.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歷史和階級局限性是()
A.資本主義的民主是金錢操縱下的民主
B.法律名義上的平等掩蓋了事實上的不平等
C.資本主義國家的多黨制是資產階級選擇自己的國家管理者實現其內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機制
D.制定和推行符合資產階級利益的方針政策
22.下列選項中,體現量變引起質變這一哲學道理的有()
A.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B.水滴石穿,繩鋸木斷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
23.馬克思本人對于階級斗爭學說的新貢獻包括()
A.發(fā)現階級和階級斗爭的存在,并指出階級斗爭的長期性
B.論證了階級的存在與生產發(fā)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系
C.說明階級斗爭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
D.說明無產階級專政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
24.正確地理解地理環(huán)境同人類社會關系原理的意義,在于要求我們()
A.合理地開發(fā)自然資源,減少資源浪費
B.不要破壞生態(tài)平衡,要保護人和自然的協調關系
C.盡快地開發(fā)自然資源,以促進生產發(fā)展
D.要保護自然資源,減少環(huán)境污染
25.構成社會發(fā)展動力系統(tǒng)因素的有()
A.階級斗爭
B.人民群眾
C.社會革命和改革
D.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