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師《心理統(tǒng)計與SPSS策略》在線作業(yè)二-00001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30 分)
1.有一個64名學生的班級,語文歷年考試成績的σ=5,又知今年期中考試平均成績是85分,如果按95%的概率推測,那么該班語文學習的真是成績可能為( )
A.86
B.87
C.88
D.83
2.減小均數的抽樣誤差的可行的方法之一是( )。
A.設立對照
B.選一些處于中間狀態(tài)的個體
C.增大樣本容量
D.嚴格執(zhí)行隨機抽樣
3.某個單峰分布的眾數為15,均值是10,這個分布應該是( )。
A.正態(tài)分布
B.正偏態(tài)分布
C.負偏態(tài)分布
D.無法確定
4.已知某次高考的數學成績服從正態(tài)分布,從這個總體中隨機抽取n=36的樣本并計算得其平均分為79,標準差為9,那么下列成績不在這次考試中全體考生成績均值μ 的0.95的置信區(qū)間之內的有( )。
A.81
B.79
C.83
D.77
5.在正態(tài)分布下,平均數上下1.96個標準差,包括總面積的( )。
A.34.13%
B.99%
C.95%
D.68.26%
6.一組數據的平均數是100,標準差是25,這組數據的差異系數是( )。
A.4%
B.25%
C.4
D.25
7.如果實驗得到遺傳與兒童多動行為的相關系數是0.5,這意味著有多少兒童多動行為的變異可以由除遺傳外的其他變量解釋。( )
A.5%
B.25%
C.50%
D.無法確定
8.已知平均數=4.0,S=1.2,當X=6.4時,其相應的標準分數為( )。
A.1.3
B.2.4
C.2.0
D.5.2
9.A、B兩變量線性相關,變量A為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等距變量,變量B也符合正態(tài)分布且被認為劃分為兩個類別,計算它們的相關系數應采用( )。
A.肯德爾和諧系數
B.積差相關系數
C.二列相關
D.點二列相關
10.求數據16,18,20,22,17的平均差( )。
A.18.6
B.2.41
C.1.92
D.5
二、多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40 分)
11.實驗中產生的總變異可以分解為()兩部分。
A.組間變異
B.組內變異
C.因果變異
D.相關變異
12.()是表示一組數據離散程度的指標。
A.平均數
B.中數
C.全距
D.方差
13.最主要的抽樣方法有()等。
A.簡單隨機抽樣
B.分層抽樣
C.等距抽樣
D.兩階段隨機抽樣。
14.方差是對一組數據中各種變異的總和的測量,具有()的特點。
A.可加性
B.不可加性
C.可分解性
D.不可分解性
15.()是表示一組數據離散程度的指標。
A.百分位差
B.四分位差
C.方差
D.標準差
16.算術平均數是應用最普遍的一種集中量數,它是“真值”()的估計值。
A.漸近
B.漸遠
C.最佳
D.最差
17.散點圖是用相同大小圓點的大小(或疏密)表示統(tǒng)計資料數量()的圖。通常與圓點分布的形態(tài)表示兩種現象間相關程度。
A.大小
B.變化趨勢
C.單位
D.屬性
18.用SPSS進行曲線擬合中,下列模型的中英文翻譯正確的是()。
A.倒數模型(Inverse)
B.對數模型(Logarithmic)
C.指數模型(Exponential)
D.二次項曲線模型(Quadratic)
19.實際工作中各指標間經常具備一定的相關性,如果希望用較少的指標代替原來較多的指標,但依然能反映原有的全部信息,可以使用()。
A.主成分分析
B.典型相關分析
C.因子分析
D.卡方分析
20.組間設計通常把被試分成若干個組,每組分別接受一種實驗處理。組間設計又叫做()。
A.完全隨即設計
B.獨立組設計
C.被試內設計
D.被試間設計
三、判斷題 (共 10 道試題,共 30 分)
21.組間效應也被稱為是“誤差效應”,組內效應也稱為“因素效應”。
22.檢驗兩學校平均成績是否存在差異時可以直接檢驗假設H1:μ1≠μ2。
23.百分位數P50并不代表就是中位數。
24.回歸系數b的正負符號與相關系數相同,而且代表了相關的方向。
25.離散隨機變量的概率分布又稱作離散分布,最常用的離散分布為二項分布。
26.四分位差的值等于P25到P75的距離。
27.用百分位差做差異量數,可以減小受極端數的影響。
28.均值不相等的兩個樣本一定來自均值不同的總體。
29.方差分析中關心的是組間均方是否顯著大于組內均方。
30.χ2檢驗是參數檢驗的一種。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