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春學期《機械設(shè)計基礎(chǔ)》在線平時作業(yè)1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50 分)
1.( )宜用于盲孔或拆卸困難的場合。A 圓柱銷 B 圓錐銷 C 帶有外螺紋的圓錐銷 D 開尾圓錐銷
A.開尾圓錐銷
B.帶有外螺紋的圓錐銷
C.圓錐銷
D.圓柱銷
2.齒輪傳動中引起附加動載荷、產(chǎn)生振動、沖擊的主要原因是( )。A 齒形誤差 B 周節(jié)誤差 C 基節(jié)誤差 D 中心距誤差
A.齒形誤差
B.基節(jié)誤差
C.周節(jié)誤差
D.中心距誤差
3.一曲柄搖桿機構(gòu),若改為以曲柄為機架,則將演化為( )A 曲柄搖桿機構(gòu) B 雙曲柄機構(gòu) C 「嘶?amp;nbsp; D 導桿機構(gòu)
A.曲柄搖桿機構(gòu)
B.導桿機構(gòu)
C.雙曲柄機構(gòu)
D.雙搖桿機構(gòu)
4.中心距一定的帶傳動,小帶輪上包角的大小主要由( )決定。A 小帶輪直徑 B 大帶輪直徑 C 兩帶輪直徑之和 D 兩帶輪直徑之差
A.小帶輪直徑
B.大帶輪直徑
C.兩帶輪直徑之差
D.兩帶輪直徑之和
5.角接觸球軸承承受軸向載荷的能力隨著接觸角的增大而( )。A 增大 B 減少 C 不變 D 增大或減少隨軸承型號而定
A.增大或減少隨軸承型號而定
B.增大
C.減少
D.不變
6.平鍵B20×80 GB1096-79中,20×80表示( )。A 鍵寬×軸徑 B 鍵高×軸徑 C 鍵寬×鍵長 D 鍵寬×鍵高
A.鍵高×軸徑
B.鍵寬×鍵高
C.鍵寬×鍵長
D.鍵寬×軸徑
7.為了提高齒輪傳動的接觸強度,可采用( )的方法。A 采用閉式傳動 B 增大傳動中心距 C 減少齒數(shù) D 增大模數(shù)
A.采用閉式傳動
B.增大模數(shù)
C.增大傳動中心距
D.減少齒數(shù)
8.有一單個緊螺栓連接,要求被連接件接合面不分離。已知螺栓與被連接件的剛度相同,螺栓的預(yù)緊力為F,當對連接施加軸向載荷,使螺栓的軸向工作載荷 與預(yù)緊力相等時,則( )。A 被連接件發(fā)生分離,連接失效 B 被連接件即將發(fā)生分離,連接不可靠C 連接可靠,但不能在繼續(xù)加載 D 連接可靠,只要螺栓強度夠,可繼續(xù)加載
A.連接可靠,只要螺栓強度夠,可繼續(xù)加載
B.連接可靠,但不能在繼續(xù)加載
C.被連接件發(fā)生分離,連接失效
D.被連接件即將發(fā)生分離,連接不可靠
9.設(shè)計齒輪傳動時,若保持傳動比i和齒數(shù)和z=z1+z2不變,而增大模數(shù)m,則齒輪的( )。A 彎曲強度和接觸強度均提高 B 彎曲強度不變,接觸強度提高C 彎曲強度和接觸強度均不變 D彎曲強度提高,接觸強度不變
A.彎曲強度提高,接
B.彎曲強度和接觸強度均提高
C.彎曲強度和接觸強度均不變
D.彎曲強度不變,接觸強度提高
10.三軸之間要求實現(xiàn)運動的合成或分解,應(yīng)選用( )。A 定軸輪系 B 行星輪系 C 差動輪系 D A和B
A.行星輪系
B.差動輪系
C.定軸輪系
D.A和B
二、判斷題 (共 10 道試題,共 50 分)
11.帶傳動由于工作中存在打滑,造成轉(zhuǎn)速比不能保持準確。
12.兩構(gòu)件用平面低副聯(lián)接時相對自由度為1。
13.滾動軸承中公稱接觸角越大,軸承承受軸向載荷的能力越小。
14.銷連接只能用于固定連接件間的相對位置,不能用來傳遞載荷。
15.斜齒圓柱齒輪傳動的重合度大于相同端面模數(shù)的直齒圓柱齒輪的重合度。
16.某一滾動軸承的基本額定動載荷與其所受載荷無關(guān)。
17.漸開線的形狀決定于基圓的大小。
18.齒根圓直徑與軸頭直徑相近的應(yīng)采用齒輪軸結(jié)構(gòu)。
19.變位蝸桿傳動中,是對蝸桿進行變位,而蝸輪不變位。
20.行星輪系和差動輪系的自由度分別為1和2,所以只有差動輪系才能實現(xiàn)運動的合成或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