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師《公共財政學》在線作業(yè)二-0002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20 道試題,共 40 分)
1.在“公共政策”內涵的理解上,曾任聯(lián)合國公共行政處處長的伍啟元先生認為 ( )。
A.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立法權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員執(zhí)行的法律與法規(guī)
B.公共政策是對全社會的價值做出的權威性分配方案
C.公共政策是一種含有目標、價值與策略的大型計劃
D.公共政策是政府采取的對公私行動的指引,是規(guī)范民眾行動的指南
2.下列財政支出中,屬于經(jīng)濟建設支出的是( )
A.國防支出
B.文教衛(wèi)生支出
C.財政補貼
D.企業(yè)挖潛改造資金支出
3.文教科衛(wèi)支出的性質( )
A.社會消費性支出
B.生產性支出
C.補償性支出
D.積累性支出
4.屬于財政收入中的專項收入的是()
A.教育費附加收入
B.礦山管理費
C.基本建設收入
D.公房租賃收入
5.財政資源配置職能主要是為了取得()
A.經(jīng)濟效益
B.社會效益
C.經(jīng)濟與社會效益
D.企業(yè)效益
6.對政策方案進行平等討論,決策者與非決策者都充分發(fā)表意見,經(jīng)過上下左右溝通之后,以多數(shù)人的一致意見為根據(jù),批準政策方案。這種行政審批形式是指( )。
A.稟議制
B.合議制
C.稟議合議結合制
D.分權制
7.政策執(zhí)行后對客體所產生的影響或結果進行的評估。這一評估是指( )。
A.效果評估
B.效率評估
C.內部評估
D.外部評估
8.公債同其他財政收入最大區(qū)別( )
A.固定性
B.靈活性
C.有償性
D.強制性
9.為了解決結構平衡帶來的通貨膨脹問題,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組合方式為( )
A.雙松
B.雙緊
C.松的財政政策,緊的貨幣政策
D.松的貨幣政策,緊的財政政策
10.具有“思想庫”、“外腦”、“智囊團”等稱呼的組織是( )。
A.政策咨詢機構
B.政策執(zhí)行機構
C.政策監(jiān)控機構
D.政策決策機構
11.不屬于國有資產管理主要環(huán)節(jié)的是( )
A.投資管理
B.經(jīng)營管理
C.收益支配管理
D.產權處置管理及基礎管理
12.不屬于財政的基本職能的是()
A.收入分配
B.優(yōu)化資源配置
C.穩(wěn)定和發(fā)展經(jīng)濟
D.公平與效率的均衡
13.系統(tǒng)論的創(chuàng)始人是( )。
A.貝塔朗菲
B.拉斯韋爾
C.西蒙
D.林德布洛姆
14.以下哪一項屬于緊縮性財政政策( )
A.增加基礎設施投入
B.增加稅收優(yōu)惠
C.減少福利支出
D.提高出口退稅率
15.財政產生的根本原因是()
A.國家的產生
B.社會分工和剩余產品的出現(xiàn)
C.社會政治條件
D..社會文化條件
16.最早提出“公共政策是一種含有目標、價值與策略的大型計劃”的學者是( )。
A.拉斯韋爾
B.托馬斯?戴伊
C.伍啟元
D.德洛爾
17.大衛(wèi)?伊斯頓等人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
A.系統(tǒng)理論模型
B.漸進主義模型
C.過程模型
D.團體理論模型
18.當總需求>總供給經(jīng)濟呈劇烈波動,應采用( )
A.雙松
B.雙緊
C.財政平衡政策
D.財政盈余政策
19.目前,我國財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
A.稅收收入
B.企業(yè)收入
C.債務收入
D.事業(yè)收入
20.財政對企業(yè)的虧損補貼,應針對( )
A.政策性虧損
B.經(jīng)營性虧損
C.兩者都支持
D.兩者都不支持
二、多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20 分)
21.非官方參與者主要有( )。
A.立法機關
B.利益集團
C.公共政策的強迫性
D.大眾傳播媒介
22.政府制度賦予公共政策的明顯特征是( )。
A.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B.公共政策的普遍性
C.公共政策的強迫性
D.公共政策的調和性
23.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組合方式通常有()
A.松的財政政策和松的貨幣政策
B.緊的財政政策和緊的貨幣政策
C.緊的財政政策和松的貨幣政策
D.松的財政政策和緊的貨幣政策
E.中性的財政政策和中性的貨幣政策
24.財政補貼主要包括()
A.無償支付給企業(yè)和個人的資金
B.實物補貼
C.購買補貼
D.稅收支出和財政貼息
E.規(guī)章制度補貼
25.政策制定過程一般包括( )。
A.對政策問題的認定
B.政策議程建立
C.政策方案規(guī)劃
D.政策合法化
26.下列支出中,哪些屬于投資性支出()
A.基本建設支出
B.挖潛改造資金支出
C.增撥流動資金
D.國家儲備
E.支付債券利息
27.“公共政策是一種含有目標、價值與策略的大型計劃”。持這一類似觀點的學者有( )。
A.拉斯韋爾
B.德洛爾
C.卡爾?弗雷德里希
D.伍啟元
28.政策問題的特征有( )。
A.相互依存性
B.主觀性
C.人為性
D.動態(tài)性
29.按照政策監(jiān)控的內容,政策監(jiān)控可以分為( )。
A.目標監(jiān)控
B.關鍵點監(jiān)控
C.自我監(jiān)控
D.逐級監(jiān)控
30.按財政支出的最終用途分類,財政支出可分為( )
A.購買性支出
B.轉移性支出
C.補償性支出
D.消費性支出
E.積累性支出
三、判斷題 (共 20 道試題,共 40 分)
31.只要有公共物品存在,免費搭車者的出現(xiàn)就不可避免。
32.政府應退出農業(yè)支出領域。
33.由于市場失靈的存在,政府對經(jīng)濟的干預越多越好。
34.關稅包括進口稅、出口稅、過境稅,但大多數(shù)國家不征收過境稅。
35.財政補貼和社會保障是同一回事。
36.財政支出的目的可分為政治,社會和經(jīng)濟三種目的。
37.財政支出是指國家對財政收入進行計劃性安排使用,是財政分配的第二階段。
38.西部地區(qū)的縣鄉(xiāng)財政的解困與公共財政體制的建立,完全依靠自己。
39.純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
40.一般來講,模型可分為具體模型和抽象模型( )。
41.財政收支平衡是指財政收入完全等于財政支出。
42.稅收的起征點比免稅額的優(yōu)惠面更加廣泛。
43.政府的公共支出,可以介入市場有效領域中。
44.國債存在和發(fā)展的必備條件是國家職能的需要和商品貨幣經(jīng)濟的發(fā)展。
45.如果物價總水平的上升主要是由財政赤字引起的,國家財政就能在GDP在分配中分得更大的份額。
46.外部效應是微觀廠商活動對他人造成的損害。
47.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財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斷下降,說明: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財政支出規(guī)模呈下降趨勢是一個基本規(guī)律。
48.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49.財政支出的原則是指導人們開展財政支出活動的準則。
50.政府的公共財政支出對市場經(jīng)濟沒有任何影響。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