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師《小學教育研究方法》2023年春學期在線作業(yè)2【答案】

可做奧鵬全部院校在線離線作業(yè)畢業(yè)論文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發(fā)布時間:2023/6/7 22:20:00來源:admin瀏覽: 0 次

《小學教育研究方法》2023年春學期在線作業(yè)2-0002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30 分)

1.( )是一種假定結果變量,也叫反應變量或輸出變量,它是實驗自變量作用于實驗對象之后所出現的效果變量 。 實驗者所選擇因變量必須具有可變性,可以由自變量的作用而發(fā)生變化。

A.變量

B.因變量

C.自變量

D.無關變量


2.根據調查的( )可分為全面調查和非全面調查。

A.目的

B.范圍

C.內容

D.手段


3.下列學科中屬于非科學類學科的是( )學科

A.宗教學

B.心理學

C.化學

D.醫(yī)學


4.( )是研究者通過親自接觸和廣泛了解教育現狀,對取得的第一手資料來進行分析和研究,以發(fā)現某些規(guī)律或傾向性問題的研究方法。

A.觀察法

B.文獻法

C.調查法

D.實驗法


5.( )抽樣指研究者根據實際情況以自己方便的形式抽取研究對象,或只是選擇那些離得最近的、最容易找到的人 作為研究對象。

A.機遇式

B.滾雪球

C.方便

D.目的


6.按( ) 分 ,可以 分為探索性實驗、鑒別性實驗及驗證性實驗。

A.實驗內容

B.實驗目的

C.實驗條件控制

D.實驗的具體組織形式


7.從( )上看,可分為實驗室實驗和自然實驗。

A.實驗內容

B.實驗目的

C.實驗條件控制

D.實驗的具體組織形式


8.為敘述方便,R在實驗設計中表示( )

A.表示實驗被試

B.表示被試是經過隨機選擇和分配的

C.表示一種實驗處理,即實驗的自變量

D.表示一次測試或觀察,即實驗的因變量的測量


9.那些不是某實驗所需研究的,自變量與因變量之外的一切變量統稱為該實驗的( )。

A.變量

B.因變量

C.自變量

D.無關變量


10.( )是實驗者操縱的假定的原因變量,也稱刺激量或輸入變量。

A.變量

B.因變量

C.自變量

D.無關變量


二、多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30 分)

11.質的研究問題應該是“有意義的問題”。所謂“有意義的問題”有兩重含義( )

A.我們研究者對該問題確實不了解,希望通過此項研究獲得一個答案

B.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

C.該問題所涉及的地點、時間、人物和事件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對被研究者來說具有實際意義,是他們真正關心的問題

D.采取實踐性的研究方法


12.教育實驗與教育試驗的區(qū)別表現在( )

A.從歷史的角度看,先有試驗,后有實驗。教育試驗是教育實驗的基礎,教育實驗則是教育研究方法走向相對成熟的標志。

B.從目的上看,教育試驗作為科學研究的一種探索活動,總是和教育教學革新聯系在一起的,其目的是總結某些新的教育教學措施在實施過程中的經驗和檢驗實際應用的效果。

C.二者可以同時進行

D.從方法上看,教育試驗的顯著特點是“嘗試”,它一般無須進行特別的控制和精確的測量,大多數情況下,其結果是作定性分析和文字描述


13.以研究過程的階段為標準,也就是根據研究過程每個階段要完成的任務為方法分類的標準,我們可以把方法分為

A.搜集材料的方法

B.質化研究

C.分析材料的方法

D.寫研究報告的方法


14.以課題研究的延續(xù)性進行分類,把研究方法分為

A.縱向研究法

B.質化研究

C.量化研究

D.橫向研究法


15.質的研究與量的研究的聯系表現在( )

A.兩者又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的

B.質的研究也包含實證研究的因素

C.質的研究與量的研究反映了客觀事物質與量的辯證關系,任何事物的質與量總是統一而又不可分的

D.質是一定量的基礎上的質,量是一定質的量


16.我們所指的教育經驗總結法的創(chuàng)新是指( )

A.要扎根已有經驗

B.要總結新的教育經驗

C.要對前入的經驗加以突破,即批判創(chuàng)新

D.要遵循創(chuàng)新原則


17.正式訪談過程注意的問題有

A.選擇恰當的訪談時間和地點

B.盡快接近訪談對象

C.自然地按預定計劃進行訪談

D.建立一個融洽的訪談氣氛,認真做好訪談記錄


18.教育實驗設計主要解決這樣幾個問題有( )

A.用什么樣的設計適合你的研究問題

B.有利于驗證研究假設

C.怎樣能較好地控制無關因素對實驗效果的影響

D.如何使研究結果得到推廣


19.選擇研究方法要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A.根據研究課題的目的要求選擇方法

B.問題要具有獨創(chuàng)性

C.根據研究課題內容的性質確定研究方法

D.注意各種方法的獨立性及相互聯系


20.情境分析的 短 處 是( )

A.容易忽略那些建立在相似性基礎之上的意義關系,對資料內容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視而不見

B.敘事者可能深深地陷入故事的情境之中,無法看到使用其他資料分析方法(如類屬分析)的可能性

C.使它們之間的各種關系凸現出來

D.敘事內容更加貼近被研究者的生活真實


三、判斷題 (共 20 道試題,共 40 分)

21.就實驗的具體組織形式,可分為單組實驗、等組實驗、輪組實驗。


22.在實驗組與對比組的被試流失率相差大時,對實驗的效果就可能產生很大的影響。


23.完成一項系統的科學的實驗研究,需要具備多方面條件,包括理論上的指導、實驗教師的隊伍、實驗學校的內部與外部條件等。


24.訪談調查又叫談話法。


25.“長春市小學生視力狀況調查”既屬于現狀調查,又屬于事實調查。


26.實驗的效度分為內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兩種。


27.組成總體的每一個基本單位叫做個體 。


28.所收集的資料越廣泛、豐富,就會越有代表性,但不一定能很好地反映問題的本質。


29.調查法是指研究者通過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學儀器,在自然狀態(tài)下,有目的、有計劃地考察和描述客觀對象(如教師、學生的某種心理活動等)而獲取其事實資料的一種方法。


30.研究變量是隨著條件、情景的變化而在數量或類型上起變化的人或事物的特征或方面,又稱因子或因素。


31.根據教育實驗的內容分,可以分為教育體制改革的實驗,課程內容與結構改革的實驗,教育教學模式與方法實驗,兒童和青少年發(fā)展的實驗。


32.一個合格的教育科研人員應該能綜合運用各種研究方法,使每種方法都被用來研究它最適合研究的問題。


33.在研究中實驗者帶有某種主觀的情緒,但不會影響實驗結果的普遍意義。


34.廣義的研究是指運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對限定的事物或現象進行分析、驗證,來獲得客觀事實的過程。


35.經驗產生于特定條件之下,它的有效性與當時的情境有密切的聯系 , 超出一定的范圍或情境條件 ,其有效性會降低。


36.直接問題是與所想了解的內容有關,但不是直接對這個內容提問的問題。


37.確定研究對象,就是根據經驗總結的目的任務,從實際出發(fā) ,認真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地區(qū) 、單位或個人,有組織、有計劃地總結他們的先進經驗。


38.觀察工具有兩類:(1)人的感覺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眼。(2)科學的觀察儀器與裝置,如望遠鏡、顯微鏡、攝影機、照相機、錄音機、探測器、單向玻璃、人造衛(wèi)星等等。


39.教育研究方法分類標準不只是一種,并且各類方法之間是獨立的,不存在交叉關系。


40.順查法是以檢索主題的研究發(fā)生時間為起點,逐步推進到目前新出版的文獻,較費時間,但可以做到查全。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作業(yè)咨詢 論文咨詢
    微信客服掃一掃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