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師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23春在線作業(yè)1【答案】

可做奧鵬全部院校在線離線作業(yè)畢業(yè)論文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發(fā)布時間:2023/6/11 15:15:27來源:admin瀏覽: 0 次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23春在線作業(yè)1-0003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30 分)

1.區(qū)分量變和質變的根本標準是()

A.事物變化是否劇烈

B.事物的變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圍

C.事物變化的快慢

D.事物變化是否符合客觀規(guī)律

 

2.社會歷史是人的實踐活動創(chuàng)造的結果,這種觀點是()

A.歷史唯物主義觀點

B.歷史唯心主義觀點

C.唯意志論觀點

D.經驗論觀點

 

3.壟斷價格的出現(xiàn)()

A.完全偏離了價值

B.違背了價值規(guī)律

C.并沒有否定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

D.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

 

4.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堅持適度原則,防止“過”或“不及”。這在哲學上符合()

A.理論和實踐相統(tǒng)一的原理

B.內因和外因關系的原理

C.量變和質變關系的原理

D.主觀和客觀相統(tǒng)一的原理

 

5.剩余價值生產的基本方法是()

A.相對剩余價值生產

B.絕對剩余價值生產和相對剩余價值生產

C.絕對剩余價值生產

D.低買高賣

 

6.商品經濟產生和存在的條件是()

A.商人的出現(xiàn)

B.社會分工的產生和存在及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屬于不同的所有者

C.生產力的高度發(fā)展

D.生產資料私有制

 

7.矛盾問題的精髓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問題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問題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系問題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系問題

 

8.資本輸出從資本形態(tài)上看大體有()

A.借貸資本輸出和生產資本輸出

B.科技領域輸出和文化資本輸出

C.及其設備輸出和人才資本輸出

D.生產資本輸出和勞動力輸出

 

9.經濟基礎是指()

A.生產力中滲透性要素的總和

B.在一定社會中占統(tǒng)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各方面總和

C.一切生產關系的總和

D.一切生產關系和各種意識形式

 

10.“豬孩”沒有意識,這一事實說明()

A.意識是大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B.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C.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fā)展的產物

D.意識是社會的產物

 

二、多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30 分)

11.矛盾的共性與個性的辯證關系是()

A.共性存在于個性之中

B.共性通過個性表現(xiàn)出來

C.個性包含著共性

D.共性和個性可以相互轉化

 

12.唯物主義發(fā)展的基本形態(tài)是()

A.古代的樸素唯物主義

B.近代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C.現(xiàn)代自然科學的唯物主義

D.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13.改革在社會歷史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現(xiàn)在()

A.一定程度上解決社會基本矛盾

B.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

C.吧生產力從舊的生產關系中解放出來

D.改變社會的性質

 

14.實踐的基本形式的有()

A.讀書

B.生產實踐

C.社會關系實踐

D.科學實驗

 

15.辨證否定觀的基本內容是()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否定是事物聯(lián)系的環(huán)節(jié)

C.否定是事物發(fā)展的環(huán)節(jié)

D.否定就是揚棄

 

16.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內容是()

A.生產的全球化

B.貿易的全球化

C.高新技術的全球化

D.資本的全球化

 

17.20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明顯加快,促進這種變化的原因主要有()

A.科學技術的進步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加強了國家經濟聯(lián)系

B.國際貿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

C.國際資本流動的大幅提高

D.跨國公司的出現(xiàn)

 

18.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調控方式與手段主要包括()

A.經濟手段

B.法律手段

C.意識形態(tài)控制

D.計劃手段

 

19.下列屬于不變資本的有()

A.廠房

B.勞動力

C.機器

D.設備

 

20.列寧領導下對蘇維埃俄國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大體分為()

A.進一步鞏固蘇維埃政權時期

B.戰(zhàn)時共產主義

C.新經濟政策

D.蘇聯(lián)模式

 

三、判斷題 (共 20 道試題,共 40 分)

21.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調控手段主要是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

 

22.貨幣轉化資本的前提是貨幣所有者購買到勞動力商品。

 

23.人類最崇高的社會理想是實現(xiàn)共產主義。

 

24.判斷一種生產關系是否先進的根本標志在于促進生產力發(fā)展還是阻礙生產力發(fā)展。

 

25.金融資本是由工業(yè)壟斷資本和農業(yè)壟斷資本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種壟斷資本。

 

26.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黨的群眾路線的哲學基礎。

 

27.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任務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fā)展生產力。

 

28.質量互變規(guī)律揭示了事物發(fā)展的道路和方向。

 

29.貨幣的最基本的職能是儲藏手段和世界貨幣。

 

30.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劃分進一步揭示了剩余價值的源泉和資本主義剝削的實質。

 

31.商品的二因素是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

 

32.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特點是工人的勞動是在資本家監(jiān)督下進行的和勞動產品歸資本家所有。

 

33.資本積累的不斷發(fā)展,促進了社會化生產的發(fā)展,解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

 

34.共產主義社會的顯著特征是各盡所能,按勞分配。

 

35.真理的兩個基本屬性是有用性和一元性。

 

36.實踐是主體能動地改造和探索客體的客觀物質活動。

 

37.社會發(fā)展的決定力量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

 

38.貴金屬貨幣和紙幣最大的執(zhí)行職能的區(qū)別是儲藏手段職能。

 

39.社會發(fā)展的基本動力是人的需要。

 

40.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是為獲得高額的壟斷利潤。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作業(yè)咨詢 論文咨詢
    微信客服掃一掃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