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師《生物化學》在線作業(yè)二
共50道題 總分:100分
一、單選題(共40題,80分)
1.生化反應之所以能在體內如此順利的進行,其主要原因是
A、糖類的存在
B、酶的存在
C、生物體內有適合的酸堿溫度條件
D、進化的結果
2.tRNA分子的二級結構為( )
A、雙螺旋
B、超螺旋
C、三葉草形
D、倒L形結構
3.下列哪種氨基酸為含硫氨基酸( )。
A、蛋氨酸
B、色氨酸
C、蘇氨酸
D、苯丙氨酸
4.生物化學路徑的控制不包括()。
A、基因控制
B、共價鍵改性
C、氨基酸改性
D、別位控制和分區(qū)
5.染色體的組成成分不含
A、脫氧核糖核酸
B、蛋白質
C、酶
D、少量核糖核酸
6.決定全酶特性的部分是( )
A、輔酶
B、輔基
C、金屬離子
D、酶蛋白
7.維持蛋白質分子一級結構最主要的化學鍵是()。
A、肽鍵
B、氫鍵
C、疏水鍵
D、鹽鍵
8.下列關于病毒的說法正確的是
A、細菌是病毒的一種
B、毒能破壞正常宿主細胞的功能產生新的宿主
C、病毒結構簡單,基本都一樣
D、病毒的核酸組成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
9.生物能量的主要來源是
A、酶
B、蛋白質
C、核酸
D、多糖
10.蛋白質元素組成的特點是含有的16%相對恒定量的是什么元素()。
A、C
B、N
C、H
D、O
11.蛋白質不同于氨基酸的理化性質為:( )
A、等電點
B、兩性電離
C、呈色反應
D、膠體性
12.DNA復性的重要標志是( )。
A、溶解度降低
B、溶液粘度降低
C、紫外吸收增大
D、紫外吸收降低
13.在280nm波長處有吸收峰的氨基酸是()。
A、精氨酸
B、蛋氨酸
C、色氨酸
D、谷氨酸
14.酶促反應中決定酶專一性的部分是( )。
A、酶蛋白
B、底物
C、輔酶或輔基
D、催化基團
15.反密碼子位于:( )
A、DNA
B、mRNA
C、rRNA
D、tRNA
16.下列各項不屬于蛋白質功能的是
A、催化功能
B、運輸功能
C、運動功能
D、提供能量
17.關于同工酶的說法錯誤的是()
A、催化同一種化學反應
B、酶蛋白的理化性質不一定相同
C、電泳行為相同
D、Km值不同
18.下列有關酶的各項敘述,正確是是()。
A、蛋白質均有酶活性
B、酶的底物均是有機化合物
C、酶包括蛋白質和催化性核酸
D、酶對底物有絕對的專一性
19.下面的糖類屬于單糖的是( )
A、纖維素
B、淀粉
C、糖原
D、葡萄糖
20.熱變性的DNA分子在適當條件下可以復性,條件之一是( )。
A、驟然冷卻
B、緩慢冷卻
C、濃縮
D、加入濃的無機鹽
21.天然氨基酸的種類是
A、19
B、20
C、21
D、60
22.下列氨基酸中,含羥基的氨基酸是( )。
A、絲氨酸、蘇氨酸
B、半胱氨酸、蛋氨酸
C、谷氨酸、天冬氨酸
D、亮氨酸、異亮氨酸
23.米氏常數Km是一個用來度量( )。
A、酶和底物親和力大小的常數
B、酶促反應速度大小的常數
C、酶被底物飽和程度的常數
D、酶的穩(wěn)定性的常數
24.下列關于果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果膠是植物特有的細胞組分
B、可能是最復雜的一類多糖
C、果膠存在于各種高等植物中
D、它所含的甲氧基通常不超過8%
25.DNA變性后,下列那一項變化是正確的( )。
A、對260nm紫外吸收減少
B、溶液粘度下降
C、磷酸二酯鍵斷裂
D、核苷鍵斷裂
26.生物工程的核心是
A、基因工程
B、細胞工程
C、發(fā)酵工程
D、酶工程
27.下列哪組動力學常數變化屬于酶的非競爭性抑制作用 ( )
A、Km增加,Vmax不變
B、Km降低,Vmax不變
C、Km不變,Vmax增加
D、Km不變,Vmax降低
28.酶活性與溫度的關系是:( )
A、隨溫度值升高而活性升高
B、隨溫度值降低而活性降低
C、其最適溫度值是28℃
D、存在一個最適溫度
29.“動物淀粉”是指( )。
A、核糖
B、糖原
C、糖蛋白
D、核糖體
30.下列哪種氨基酸可以與坂口試劑發(fā)生反應()
A、賴氨酸
B、精氨酸
C、組氨酸
D、亮氨酸
31.岡崎片段是指( )。
A、DNA模板上的DNA片段
B、隨從鏈上合成的DNA片段
C、前導鏈上合成的DNA片段
D、引物酶催化合成的RNA片段
32.屬于堿性氨基酸的是( )。
A、天冬氨酸
B、異亮氨酸
C、組氨酸
D、苯丙氨酸
33.細胞內ATP生成的主要部位是( )
A、微粒體
B、細胞核
C、核蛋白體
D、線粒體
34.pH值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下列哪項是對的( )。
A、pH值對酶促反應速度影響不大
B、不同酶有其不同的最適pH值
C、酶的活性隨pH值的增高而增大
D、酶的最適pH值都在中性即pH=7左右
35.關于蛋白質變性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蛋白質變性是不可逆的
B、當除去變性因素后,有的蛋白質可以復性
C、蛋白質變性有利有弊
D、加熱可使蛋白質變性
36.固定化酶的方法中,符合制作條件溫和、簡便;成本低;載體可反復使用的是
A、吸附法
B、共價偶聯(lián)法
C、交聯(lián)法
D、包埋法
37.米氏常數表示( )
A、酶和底物的親和力
B、酶促反應的最大速度
C、酶促反應的最適酶濃度
D、酶促反應速度達最大速度時的底物濃度
38.蛋白質分子中的無規(guī)卷曲結構屬于( )。
A、二級結構
B、三級結構
C、四級結構
D、結構域
39.DNA變性的本質是()。
A、磷酸二酯鍵被破壞
B、加熱是造成變性的唯一原因
C、DNA雙鏈的互補堿基之間的氫鍵斷裂
D、剪輯的斷裂形成游離的單核核苷酸鏈
40.基因存在于( )
A、多肽分子中
B、蛋白質分子中
C、DNA分子中
D、多糖分子中
二、判斷題(共5題,10分)
1.酶促反應動力學研究的是影響酶促反應速度的因素 。
A、錯誤
B、正確
2.蛋白質的一級結構指蛋白質多肽連中氨基酸的排列順序,包括二硫鍵的位置。
A、錯誤
B、正確
3.低溫可以使酶失活 。
A、錯誤
B、正確
4.非競爭性抑制劑存在時,加入足夠量的底物可使酶促反應速度達到正常的Vmax。
A、錯誤
B、正確
5.核酸組成中含量較恒定的是氧 。
A、錯誤
B、正確
三、多選題(共5題,10分)
1.蛋白質分子中在280nm波長下具有較大的紫外吸光度值的氨基酸是( )。
A、苯丙氨酸
B、色氨酸
C、酪氨酸
D、半胱氨酸
2.DNA二級結構的特點有:( )。
A、兩條多核苷酸鏈反向平行圍繞統(tǒng)一中心軸構成雙螺旋
B、以A=T,G=C方式形成堿基配對
C、雙鏈均為右手螺旋
D、以A-C,T-G方式形成堿基配對
3.穩(wěn)定蛋白質空間結構的次級鍵有( )。
A、肽鍵
B、疏水鍵
C、氫鍵
D、范德華力
4.有關RNA敘述正確的是( )。
A、是脫氧核糖核酸
B、主要存在于胞核中
C、主要存在于胞漿中
D、是核糖核苷酸
5.rRNA的特點是( )。
A、細胞內RNA中含量最多
B、與蛋白質結合成核糖體大小亞基
C、其分子大小均一
D、以上均對
福師《生物化學》在線作業(yè)二
共50道題 總分:100分
一、單選題(共40題,80分)
1.生化反應之所以能在體內如此順利的進行,其主要原因是
A、糖類的存在
B、酶的存在
C、生物體內有適合的酸堿溫度條件
D、進化的結果
2.tRNA分子的二級結構為( )
A、雙螺旋
B、超螺旋
C、三葉草形
D、倒L形結構
3.下列哪種氨基酸為含硫氨基酸( )。
A、蛋氨酸
B、色氨酸
C、蘇氨酸
D、苯丙氨酸
4.生物化學路徑的控制不包括()。
A、基因控制
B、共價鍵改性
C、氨基酸改性
D、別位控制和分區(qū)
5.染色體的組成成分不含
A、脫氧核糖核酸
B、蛋白質
C、酶
D、少量核糖核酸
6.決定全酶特性的部分是( )
A、輔酶
B、輔基
C、金屬離子
D、酶蛋白
7.維持蛋白質分子一級結構最主要的化學鍵是()。
A、肽鍵
B、氫鍵
C、疏水鍵
D、鹽鍵
8.下列關于病毒的說法正確的是
A、細菌是病毒的一種
B、毒能破壞正常宿主細胞的功能產生新的宿主
C、病毒結構簡單,基本都一樣
D、病毒的核酸組成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
9.生物能量的主要來源是
A、酶
B、蛋白質
C、核酸
D、多糖
10.蛋白質元素組成的特點是含有的16%相對恒定量的是什么元素()。
A、C
B、N
C、H
D、O
11.蛋白質不同于氨基酸的理化性質為:( )
A、等電點
B、兩性電離
C、呈色反應
D、膠體性
12.DNA復性的重要標志是( )。
A、溶解度降低
B、溶液粘度降低
C、紫外吸收增大
D、紫外吸收降低
13.在280nm波長處有吸收峰的氨基酸是()。
A、精氨酸
B、蛋氨酸
C、色氨酸
D、谷氨酸
14.酶促反應中決定酶專一性的部分是( )。
A、酶蛋白
B、底物
C、輔酶或輔基
D、催化基團
15.反密碼子位于:( )
A、DNA
B、mRNA
C、rRNA
D、tRNA
16.下列各項不屬于蛋白質功能的是
A、催化功能
B、運輸功能
C、運動功能
D、提供能量
17.關于同工酶的說法錯誤的是()
A、催化同一種化學反應
B、酶蛋白的理化性質不一定相同
C、電泳行為相同
D、Km值不同
18.下列有關酶的各項敘述,正確是是()。
A、蛋白質均有酶活性
B、酶的底物均是有機化合物
C、酶包括蛋白質和催化性核酸
D、酶對底物有絕對的專一性
19.下面的糖類屬于單糖的是( )
A、纖維素
B、淀粉
C、糖原
D、葡萄糖
20.熱變性的DNA分子在適當條件下可以復性,條件之一是( )。
A、驟然冷卻
B、緩慢冷卻
C、濃縮
D、加入濃的無機鹽
21.天然氨基酸的種類是
A、19
B、20
C、21
D、60
22.下列氨基酸中,含羥基的氨基酸是( )。
A、絲氨酸、蘇氨酸
B、半胱氨酸、蛋氨酸
C、谷氨酸、天冬氨酸
D、亮氨酸、異亮氨酸
23.米氏常數Km是一個用來度量( )。
A、酶和底物親和力大小的常數
B、酶促反應速度大小的常數
C、酶被底物飽和程度的常數
D、酶的穩(wěn)定性的常數
24.下列關于果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果膠是植物特有的細胞組分
B、可能是最復雜的一類多糖
C、果膠存在于各種高等植物中
D、它所含的甲氧基通常不超過8%
25.DNA變性后,下列那一項變化是正確的( )。
A、對260nm紫外吸收減少
B、溶液粘度下降
C、磷酸二酯鍵斷裂
D、核苷鍵斷裂
26.生物工程的核心是
A、基因工程
B、細胞工程
C、發(fā)酵工程
D、酶工程
27.下列哪組動力學常數變化屬于酶的非競爭性抑制作用 ( )
A、Km增加,Vmax不變
B、Km降低,Vmax不變
C、Km不變,Vmax增加
D、Km不變,Vmax降低
28.酶活性與溫度的關系是:( )
A、隨溫度值升高而活性升高
B、隨溫度值降低而活性降低
C、其最適溫度值是28℃
D、存在一個最適溫度
29.“動物淀粉”是指( )。
A、核糖
B、糖原
C、糖蛋白
D、核糖體
30.下列哪種氨基酸可以與坂口試劑發(fā)生反應()
A、賴氨酸
B、精氨酸
C、組氨酸
D、亮氨酸
31.岡崎片段是指( )。
A、DNA模板上的DNA片段
B、隨從鏈上合成的DNA片段
C、前導鏈上合成的DNA片段
D、引物酶催化合成的RNA片段
32.屬于堿性氨基酸的是( )。
A、天冬氨酸
B、異亮氨酸
C、組氨酸
D、苯丙氨酸
33.細胞內ATP生成的主要部位是( )
A、微粒體
B、細胞核
C、核蛋白體
D、線粒體
34.pH值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下列哪項是對的( )。
A、pH值對酶促反應速度影響不大
B、不同酶有其不同的最適pH值
C、酶的活性隨pH值的增高而增大
D、酶的最適pH值都在中性即pH=7左右
35.關于蛋白質變性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蛋白質變性是不可逆的
B、當除去變性因素后,有的蛋白質可以復性
C、蛋白質變性有利有弊
D、加熱可使蛋白質變性
36.固定化酶的方法中,符合制作條件溫和、簡便;成本低;載體可反復使用的是
A、吸附法
B、共價偶聯(lián)法
C、交聯(lián)法
D、包埋法
37.米氏常數表示( )
A、酶和底物的親和力
B、酶促反應的最大速度
C、酶促反應的最適酶濃度
D、酶促反應速度達最大速度時的底物濃度
38.蛋白質分子中的無規(guī)卷曲結構屬于( )。
A、二級結構
B、三級結構
C、四級結構
D、結構域
39.DNA變性的本質是()。
A、磷酸二酯鍵被破壞
B、加熱是造成變性的唯一原因
C、DNA雙鏈的互補堿基之間的氫鍵斷裂
D、剪輯的斷裂形成游離的單核核苷酸鏈
40.基因存在于( )
A、多肽分子中
B、蛋白質分子中
C、DNA分子中
D、多糖分子中
二、判斷題(共5題,10分)
1.酶促反應動力學研究的是影響酶促反應速度的因素 。
A、錯誤
B、正確
2.蛋白質的一級結構指蛋白質多肽連中氨基酸的排列順序,包括二硫鍵的位置。
A、錯誤
B、正確
3.低溫可以使酶失活 。
A、錯誤
B、正確
4.非競爭性抑制劑存在時,加入足夠量的底物可使酶促反應速度達到正常的Vmax。
A、錯誤
B、正確
5.核酸組成中含量較恒定的是氧 。
A、錯誤
B、正確
三、多選題(共5題,10分)
1.蛋白質分子中在280nm波長下具有較大的紫外吸光度值的氨基酸是( )。
A、苯丙氨酸
B、色氨酸
C、酪氨酸
D、半胱氨酸
2.DNA二級結構的特點有:( )。
A、兩條多核苷酸鏈反向平行圍繞統(tǒng)一中心軸構成雙螺旋
B、以A=T,G=C方式形成堿基配對
C、雙鏈均為右手螺旋
D、以A-C,T-G方式形成堿基配對
3.穩(wěn)定蛋白質空間結構的次級鍵有( )。
A、肽鍵
B、疏水鍵
C、氫鍵
D、范德華力
4.有關RNA敘述正確的是( )。
A、是脫氧核糖核酸
B、主要存在于胞核中
C、主要存在于胞漿中
D、是核糖核苷酸
5.rRNA的特點是( )。
A、細胞內RNA中含量最多
B、與蛋白質結合成核糖體大小亞基
C、其分子大小均一
D、以上均對
福師《生物化學》在線作業(yè)二
共50道題 總分:100分
一、單選題(共40題,80分)
1.下列哪個因素對酶的催化沒有貢獻
A、親和與張力效應
B、靜電效應
C、酸堿催化
D、離子鍵催化
2.下列對噬菌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能對細菌進行感染
B、感染大腸桿菌的噬菌體是由蛋白質和核苷酸組成的外殼
C、比細菌小得多
D、用電子顯微鏡能看到噬菌體
3.維持蛋白質分子一級結構最主要的化學鍵是()。
A、肽鍵
B、氫鍵
C、疏水鍵
D、鹽鍵
4.DNA的二級結構是( )。
A、雙螺旋結構
B、核小體結構
C、超螺旋結構
D、無規(guī)卷曲結構
5.下列不屬于消炎酶的是
A、溶菌酶
B、尿激酶
C、尿酸酶
D、谷氨酰胺酶
6.米氏常數表示( )。
A、酶和底物的親和力
B、酶促反應的最大速度
C、酶促反應的最適酶濃度
D、酶促反應速度達最大速度時的底物濃度
7.DNA變性后,下列那一項變化是正確的( )。
A、對260nm紫外吸收減少
B、溶液粘度下降
C、磷酸二酯鍵斷裂
D、核苷鍵斷裂
8.蛋白質分子中的無規(guī)卷曲結構屬于( )。
A、二級結構
B、三級結構
C、四級結構
D、結構域
9.固定的底物分子才能夠與酶表面的與之相適應的部位結合,并進行化學反應是哪一種假說的內容
A、變形張力假說
B、鑰匙假說
C、三點附著假說
D、誘導契合假說
10.在mRNA中,核苷酸之間以何種化學鍵連接?( )
A、磷酸酯鍵
B、疏水鍵
C、氫鍵
D、磷酸二酯鍵
11.決定全酶特性的部分是( )
A、輔酶
B、輔基
C、金屬離子
D、酶蛋白
12.蛋白質中α-螺旋的特點正確的是()。
A、肽鍵平面充分伸展
B、主要由離子鍵維系
C、為左手螺旋
D、為右手螺旋
13.含有兩個羧基的氨基酸是( )。
A、賴氨酸
B、天冬酰胺
C、谷氨酰胺
D、谷氨酸
14.下列關于病毒的說法正確的是
A、細菌是病毒的一種
B、毒能破壞正常宿主細胞的功能產生新的宿主
C、病毒結構簡單,基本都一樣
D、病毒的核酸組成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
15.DNA分子二級結構的特征是( )
A、α-螺旋
B、β-片層
C、β-轉角
D、雙螺旋
16.關于蛋白質變性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蛋白質變性是不可逆的
B、當除去變性因素后,有的蛋白質可以復性
C、蛋白質變性有利有弊
D、加熱可使蛋白質變性
17.酶與一般催化劑的主要區(qū)別是
A、當作用物濃度很低時,增加酶的濃度則酶促反應速度升高
B、只促進熱力學上允許進行的化學反應
C、在化學反應前后,本身不發(fā)生變化
D、專一性強,催化效率極高
18.酶具有高度催化能力的原因是( )。
A、酶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
B、酶能催化熱力學上不能進行的反應
C、酶能改變化學反應的平衡點
D、酶能提高反應物分子的活化能
19.米氏常數Km是一個用來度量( )。
A、酶和底物親和力大小的常數
B、酶促反應速度大小的常數
C、酶被底物飽和程度的常數
D、酶的穩(wěn)定性的常數
20.變性蛋白質其( )
A、一級結構破壞,理化性質改變
B、空間結構破壞,生物學活性喪失
C、一級結構和空間結構同時破壞,溶解度降低
D、空間結構改變,理化性質不變
21.R密碼子位于:( )
A、DNA
B、mRNA
C、rRNA
D、tRNA
22.有攜氧功能的是()。
A、血紅蛋白
B、肌紅蛋白
C、兩者均是
D、兩者均不是
23.染色體的組成成分不含
A、脫氧核糖核酸
B、蛋白質
C、酶
D、少量核糖核酸
24.在測定酶活性的反應體系中,下列哪些敘述是不恰當的?()
A、作用物的濃度越高越好
B、反應溫度宜接近于最適溫度
C、應選擇該酶作用的最適pH
D、有些酶需加入激活劑
25.生物化學路徑的控制不包括()。
A、基因控制
B、共價鍵改性
C、氨基酸改性
D、別位控制和分區(qū)
26.某一符合米氏方程的酶,當[S]=3Km時,其反應速度V等于:( )
A、Vmax
B、2/3Vmax
C、3/4Vmax
D、2Vmax
27.蛋白質紫外吸收的最大波長是()。
A、290nm
B、280nm
C、270nm
D、260nm
28.人染色體數目是
A、48條
B、46條
C、23條
D、24條
29.有關多肽鏈主鏈肽鍵形成的正確描述是( )
A、由一個氨基酸的α—氨基與另一個氨基酸的α—羧基形成
B、由一個氨基酸的α—氨基與自身的α—羧基形成
C、由一個氨基酸的側鏈氨基與自身的α—羧基形成
D、由一個氨基酸的側鏈氨基與另一個氨基酸的α—羧基形成
30.蛋白質對紫外線的最大吸收波長是( )。
A、320nm
B、280nm
C、190nm
D、220nm
31.下列哪一項不是影響酶活性的主要因素( )。
A、溫度
B、Ph
C、激活劑
D、酶的用量
32.各種體細胞中含量相對恒定的核酸分子是( )。
A、tRNA
B、mRNA
C、rRNA
D、DNA
33.酶活性與pH值的關系是:( )
A、隨pH值升高而活性升高
B、隨pH值降低而活性降低
C、其最適pH值是7.4
D、存在一個最適pH值
34.不影響酶促反應的初速度的因素是( )。
A、【S】
B、【E】
C、【pH】
D、時間
35.下列哪一項不是酶的特點
A、用量少而催化效率高
B、能縮短反應達到平衡所需的時間,而不能改變平衡點
C、酶具有高度的催化特異性
D、酶的催化受外界條件影響較小
36.蛋白質的一級結構指的是( )。
A、蛋白質的α-螺旋結構
B、蛋白質分子的無規(guī)則卷曲
C、蛋白質分子亞基的聚合
D、蛋白質分子內氨基酸的排列順序
37.固定化酶穩(wěn)定性升高的表現(xiàn)不包括
A、增加了酶的耐熱性
B、增大了酶對變性劑、抑制劑的抵抗力
C、能減輕蛋白酶的破壞作用
D、促進了酶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
38.米氏常數Km值( )
A、愈大,酶與底物親和力愈高
B、愈小,酶與底物親和力愈低
C、大小與酶的濃度有關
D、愈小,酶與底物親和力愈大
39.屬于堿性氨基酸的是( )。
A、天冬氨酸
B、異亮氨酸
C、組氨酸
D、苯丙氨酸
40.國際酶學委員會將酶分為六類的依據是( )。
A、酶的來源
B、酶的結構
C、酶的物理性質
D、酶促反應的性質
二、判斷題(共5題,10分)
1.某DNA分子中A的含量為20%,則C的含量為20%。
A、錯誤
B、正確
2.蛋白質按分子對稱性來分,可以分為球狀蛋白質和纖維狀蛋白質 。
A、錯誤
B、正確
3.用凝膠電泳技術分離蛋白質是根據各種蛋白質的分子大小和電荷不同。()
A、錯誤
B、正確
4.多糖的二級結構指的是多糖骨架鏈間以氫鍵結合所形成的各種聚合體。多糖的二級結構既涉及多糖分子主鏈的構象又涉及側鏈的空間排布。
A、錯誤
B、正確
5.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除少數的RNA酶),和一般的蛋白質一樣, 酶蛋白的組成也是由氨基酸以肽鍵相連接形成,同樣具有一級、二級、三級、四級結構。
A、錯誤
B、正確
三、多選題(共5題,10分)
1.酶的專一性可分為()。
A、旋光專一性
B、相對專一性
C、立體異構專一性
D、絕對專一性
E、同分異構專一性
2.DNA的變性性質有( )。
A、G-C含量多者Tm值高
B、A-T含量多者Tm值高
C、DNA均一者變性溫度范圍狹窄
D、DNA變性后黏度下降
3.有關RNA敘述正確的是()。
A、是脫氧核糖核酸
B、主要存在于胞核中
C、主要存在于胞漿中
D、富含脫氧胸苷酸
E、是核糖核苷酸
4.關于Km值的描述,正確的是( )。
A、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數,可用于鑒別不同的酶
B、Km與酶的結構、酶所催化的底物和酶的濃度有關
C、Km可以表示酶與底物的親和力,Km值越小,酶與底物的親和力越大
D、Km值等于酶促反應速度為最大速度一半是的底物濃度
5.下列哪些可以使蛋白質變性( )。
A、甲酸
B、甲醇
C、乙醇
D、甲酰胺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