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務1(202309)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1.( )年5月,黨領導的內蒙古自治區(qū)宣告成立,成為我們黨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國內民族問題的成功實踐。
A.1945
B.1947
C.1949
D.1952
2.各族干部要全面理解和貫徹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自覺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從()的高度想問題、作決策、抓工作。
A.全人類共同利益
B.各民族自身利益
C.中華民族整體利益
D.領導干部個人利益
3.從國情出發(fā),我國確立了( )。這一制度是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堅持這條正確道路的制度保障。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C.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4.( )是我國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區(qū)。
A.西藏自治區(qū)
B.寧夏回族自治區(qū)
C.內蒙古自治區(qū)
D.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5.《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 )的行為。
A.民族仇恨
B.民族分裂
C.民族歧視
6.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回顧了我們黨民族工作百年光輝歷程和歷史成就,提出了( )。
A.“九個必須堅持”
B.“十個必須堅持”
C.“十二個必須堅持”
7.必須堅持( )對民族工作的領導,提升解決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A.國家
B.政府
C.黨
8.( )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綱”。
A.堅持和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B.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C.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9.對( )的認同是民族團結的首要前提和必要條件。
A.中華民族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C.中國共產黨
10.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 ),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yǎng)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A.政治認同
B.經(jīng)濟認同
C.文化認同
11.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建起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的堅固思想長城,各民族共同維護好國家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才能( )。
A.有效抵御各種極端、分裂思想的滲透顛覆
B.實現(xiàn)中華民族統(tǒng)一大業(yè)
C.不斷實現(xiàn)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D.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
12.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 )的共同體理念。
A.休戚與共
B.榮辱與共
C.生死與共
D.命運與共
13.民族問題產生的原因( )。
A.自然原因
B.社會原因
C.經(jīng)濟原因
D.歷史原因
14.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強調要把加強民族團結作為( )工作來做。
A.全局性
B.戰(zhàn)略性
C.基礎性
D.長遠性
15.樹立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不斷增強對中華民族的( )。
A.認同感
B.幸福感
C.歸屬感
D.自豪感
16.在民族工作中要注重突出差異性,盡量弱化共同性。
17.堅持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不斷健全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發(fā)展的體制機制。
18.馬克思主義認為,民族是在一定社會歷史階段產生的人們共同體。只要有民族存在,就會有民族問題產生。民族的長期存在,決定了民族問題的長期存在。
19.增進“五個認同”:即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增進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異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則。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