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作業(yè)一
試卷總分:100 得分:null
1.被稱為“感化社會工作之父”是美國人____。
2.實現矯正對象的全面發(fā)展是矯正社會工作的最基本的____。
3.1764年發(fā)表《____》,標志刑事古典學派的創(chuàng)立。
4.社會工作最基本的____就是相信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價值和尊嚴,而這種尊嚴和價值帶給每一個人不可剝奪的社會權利。
5.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提供了一個多元層面、多元系統(tǒng)的全人觀來理解個人的____。
6.____是矯正社會工作的核心價值倫理。
7.____又稱“非機構式的處遇”, 主要形態(tài),包括中途家庭、寄養(yǎng)家庭、觀護制度、監(jiān)外就業(yè)、假釋、保護管束、更生保護等。
8.對于出獄犯人、曾受過某種司法處分的犯罪者以及其他有不良行為的人,在社會上給予適當的保護與輔導,矯正其不健康人格,幫助其克服生活,使之順利適應社會的一種制度是____。
9.社會支持網絡屬于外在資源,可分為____。
10.____認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提出了人性惡的思想。
11.矯正指導國家司法機關和工作人員通過各種措施和手段,使犯罪或具有犯罪傾向的違法人員得到思想上、心理上和行為上的矯正治療,從而重新融入社會,成為其中的正常成員的過程。
12.觀護制度是由觀護人(不)參與刑事訴訟程序之后的過程。
13.更生保護起源于1976年美國費城的理查德·威斯特所創(chuàng)建的出獄人保護組織。
14.意大利學者菲利,是犯罪社會學派的主要代表。提出了著名的犯罪原因三因素論(犯罪三元論),即人類學因素、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
15.矯正社會工作者接納矯正對象的理念首先表現在他們能夠讓矯正對象自由地表達任何情感,對矯正對象的訴說不批評、不阻止,不責備,而是真誠地聆聽。
16.社工與共事同工合作之間所作的保密溝通,在一定條件下,可向服務對象透露有關其個人資料以外的溝通內容。
17.心理社會治療理論從“人在情境中”的觀點出發(fā),認為個人適應問題受內在壓力和外在環(huán)境壓力的互相影響。
18.尊重專業(yè)關系中的守密原則是美國社會工作專業(yè)人員協(xié)會提出的社會工作實務標準的價值觀。
19.“矯正”是針對罪犯或有犯罪傾向的人所確立的司法制度和教育手段。
20.刑事古典學派解釋犯罪原因的一個主要觀點是“自由意志”理論。
21.矯正概念指的是刑罰和監(jiān)獄制度及其功能,謂之“矯正制度”或“矯治制度“,是( )。
A.從制度層面上講
B.從機構層面上講
C.從理論層面上講
D.從實踐層面上講
22.1925年,美國制訂法律,在全國范圍內的矯正社會工作制度由此得以建立,這部法是( )。
A.《聯(lián)邦觀護法案》
B.《感化犯人法》
C.少年事件處理法》
D.《恩赦法》
23.公眾對刑法尊重感的削弱,甚至促使人們對罪犯產生同情的原因之一是( ) 。
A.增加不必要的司法成本
B.重刑主義思想
C.懲罰和威懾
D.重罪重罰、輕罪輕罰、罰當其罪
24.犯罪是行為人內心道德邪惡的表現,理應受到道義的責罰,國家根據道德觀念,對犯罪人予以懲罰,以維護社會的正義。這一思想是( )。
A.血族復仇
B.神意報應
C.道德報應
D.法律報應
25.社會工作最基本的信念是相信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價值和尊嚴,在對待受助者的基本態(tài)度是( )。
A.接納
B.批判
C.討論
D.對等
26.“趨利避害”是人們衡量利弊得失時的本能反應和選擇,因此,死刑保留論者認為,死刑對可能犯罪之人具有巨大的威懾作用,這一觀點針對的死刑是( )。
A.公正
B.預防犯罪
C.人道主義
D.公平
27.矯正作為一種刑罰執(zhí)行過程,給受刑人造成一定的損失和痛苦,使其對加害于他人或社會的行為作出補償,這種措施是( )。
A.接納
B.批判
C.討論
D.對等
28.監(jiān)禁刑剝奪了犯人的自由、剝奪了犯人的物品和服務、剝奪了犯人的異性關系、剝奪了犯人的自主性、剝奪了犯人的安全感,而這些剝奪都違背了人道主義的原則。這是美國著名犯罪學家格雷沙姆?賽克斯寫的( )書中的論點。
A.《刑法的基本觀念》
B.《囚犯社會》
C.《聯(lián)邦觀護法案》
D.《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
29.從捍衛(wèi)神學的絕對權威出發(fā),認為犯罪就是褻瀆上帝、違反教規(guī)的行為,因而將違反教義或宗教信仰的行為宣布為犯罪,中世紀的歐洲,有權作出判罰決定的是( )。
A.教廷
B.國王
C.法庭
D.議會
30.不列不屬于監(jiān)禁處遇中的矯正社會工作的是( )。
A.個案輔導和團體治療
B.職業(yè)輔導和聯(lián)系社會
C.心理、行為狀況測量評估
D.提供就業(yè)、就行輔導
31.矯正社會工作針對社會環(huán)境的功能與作用主要有( )。
A.營造有利于罪犯更新的家庭
B.營造有利于罪犯更新的社區(qū)環(huán)境
C.促進刑罰制度的人性化發(fā)展
D.促進刑罰制度的科學化發(fā)展
32.矯正社會工作是指( )。
A.是一種社會福利服務
B.是為特殊社會弱勢群體提供的福利服務
C.是司法矯正體系中的社會福利服務
D.是一種專業(yè)化的社會福利服務
33.通往非刑罰化的途徑大致有( )。
A.非犯罪化
B.起訴便宜主
C.廣泛適用緩刑
D.減刑、假釋制度
34.心理社會治療模式的主要目標包括( )。
A.減低矯正服務對象的焦慮和不安
B.減低“人在情境中”系統(tǒng)的功能失調
C.增強矯正服務對象的自我適應技巧和“人在情境中”系統(tǒng)的功能
D.增強矯正服務對象的自我實現和滿足感,改善環(huán)境以解決問題等
35.任務中心模式的介入策略主要特點是( )。
A.簡短
B.明確
C.規(guī)劃
D.系統(tǒng)化
36.社區(qū)矯正能夠替代監(jiān)禁矯正而成為人類歷史上刑罰執(zhí)行制度中的一種主導的刑罰制度的因素是( )。
A.有利于矯正對象順利回歸社會
B.有利于促進社會的穩(wěn)定
C.有利于促進社會的發(fā)展
D.有利于降低矯正成本
37.矯正社會工作價值觀的哲學基礎,是馬克思對人的本質進行規(guī)定有( )。
A.人的生產和生活實踐
B.人的社會關系
C.人的勞動和社會系構建的動能
D.人與人之間聯(lián)系
38.Pumphrey曾于1959年將社會工作價值分為( )。
A.專業(yè)與其所處的文化環(huán)境之關系
B.專業(yè)人員之間的關系
C.服務對象之間的關系
D.社工與服務對象的關系
39.現實治療法非常強調社工和服務對象的專業(yè)關系,具體而言( )。
A.強調社工將其關愛、接納、溫暖傳遞給矯正服務對象,雙方共同參與治療過程
B.強調治療者與矯正服務對象共同發(fā)展計劃,并使之實現
C.承諾是現實治療法的基石
D.不允許治療者為矯正服務對象的不負責任行為找借口
40.對矯正社會工作而言,由于其服務對象、與環(huán)境關系等方面的獨特性,基本的介入理念和價值倫理是( )。
A.促使矯正對象回歸社會是矯正社會工作開展的核心理念
B.問題導向是矯正社會工作的基本工作理念
C.矯正對象參與矯正過程
D.平等尊重是矯正社會工作的核心價值倫理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