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山西開放大學)24春《社會心理學》形考作業(yè)3【資料答案】

可做奧鵬全部院校在線離線作業(yè)畢業(yè)論文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發(fā)布時間:2024/6/18 20:41:52來源:admin瀏覽: 0 次

國開(山西開放大學)24春《社會心理學》形考作業(yè)3【標準答案】

社會心理學形考任務3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1.外部動機不是因個體對活動本身的興趣而產生行為的動力,而是由活動以外的刺激誘發(fā)出來的推動個體去行為的動力。


2.在成敗歸因中,失敗時個體很少用個人特征來解釋,而傾向于外歸因。失敗時外歸因,減少自己對失敗的責任是一種自我防衛(wèi)策略。


3.( )是指在印象形成的過程中,最新獲得的信息的影響比原來獲得的信息的影響更大的現(xiàn)象。

A.首因效應

B.近因效應

C.刻板印象

D.光環(huán)效應


4.社會交換論認為態(tài)度改變的關鍵是( )。

A.誘因的強

B.趨向動機

C.達到平衡狀態(tài)

D.回避動機


5.在海德的P-O-X態(tài)度轉變模型中,O代表( )。

A.個體

B.環(huán)境

C.他人

D.另一對象


6.家長對兒童的自律訓練的嚴格程度與兒童的成就動機之間是( )的關系。

A.負相關

B.很復雜

C.正相關

D.無關


7.引起、推動、維持與調節(jié)個體行為,使之趨向一定目標的心理過程,稱為( )。

A.動機

B.需要

C.注意

D.興趣


8.受( )的影響,個體記住的,往往是對他有意義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東西。

A.圖式

B.自我意識

C.遺忘曲線

D.印象


9.個體對情境中的客體通過態(tài)度來賦予其意義,這是態(tài)度的( )功能。

A.自我防御

B.工具性

C.認知

D.價值表現(xiàn)


10.刻板印象具有( )的意義,使人的社會知覺過程簡化。

A.消極

B.破壞性

C.概括定型

D.社會適應


11.態(tài)度的三成分說又稱態(tài)度的( )模型。

A.P-O-X

B.TIRO

C.A-B-C

D.B=f(P,E)


12.人們通過自己的經驗形成對某類人或某類事較為固定的看法叫( )。

A.第一印象

B.刻板印象

C.印象形成

D.總體印象


13.態(tài)度的特點包括( )。

A.對象性

B.內在性

C.系統(tǒng)性

D.穩(wěn)定性


1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已成為既定事實的態(tài)度,即被說服者根據(jù)直接經驗形成的態(tài)度不易轉變

B.預警一定會促進態(tài)度轉變

C.自尊水平高、自我評價較高的接受者不易轉變態(tài)度

D.分心一定會削弱說服效果


15.關于自尊,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自尊需要的滿足會導致自信

B.自尊是個體對其社會角色進行自我評價的結果

C.自尊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自尊心”

D.自尊水平是個體對其每一角色進行單獨評價的總和


16.自尊需要包括( )兩方面。

A.覺得自我有價值、有力量、有地位的自我滿足感

B.是一種高級需要

C.對成就、優(yōu)勢與自信等的欲望

D.對名譽、地位支配、贊賞的欲望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作業(yè)咨詢 論文咨詢
    微信客服掃一掃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