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開放大學24秋公共管理學形考任務二

可做奧鵬全部院校在線離線作業(yè)畢業(yè)論文QQ:3230981406 微信:aopopenfd777

發(fā)布時間:2024/10/20 21:55:31來源:admin瀏覽: 0 次

形考任務二


試卷總分:100  得分:null


1.所謂公共政策,實際是指(  )的行為。


A.政府


B.個人


C.企業(yè)


D.社會組織


 


2.中國現(xiàn)行的政治體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  )體制。


A.民主集中


B.議行合一


C.三權分立


D.共和制


 


3.在我國,行政法規(guī)常以(  )的形式加以發(fā)布。


A.主席令


B.總理令


C.部長令


D.省長令


 


4.預測結果階段所涉及的方法中,(  )又稱專家調查法。


A.德爾菲法


B.趨勢外推法


C.馬爾科夫模型


D.貝葉斯方法


 


5.在優(yōu)化選擇階段,(  )又稱折衷法。


A.樂觀決策法


B.悲觀決策法


C.樂觀系數(shù)決策法


D.方面排除法


 


6.政策執(zhí)行系統(tǒng)的基礎要素是(  )。


A.政策資源


B.執(zhí)行手段


C.執(zhí)行主體


D.執(zhí)行客體


 


7.(  )資源是政策執(zhí)行的基礎性物質資源。


A.經(jīng)費


B.人力


C.信息


D.時間


 


8.(  )是政策分析最為突出的特征。


A.復雜的學科背景


B.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C.多架構的研究方法


D.廣闊的研究領域


 


9.在政策分析中,分析原因階段所用的魚骨圖法是由(  )首先提出的。


A.石川馨


B.貝葉斯


C.穆勒


D.德爾菲


 


10.在政策分析中,問題是指(  )之間的差距。


A.理論與實際


B.過去與現(xiàn)在


C.主觀與客觀


D.期望狀態(tài)與實際狀態(tài)


 


11.財政預算指在(  )下,政府按照實際情況與需求制定的基本財政收支計劃。


A.公共預算體系


B.中央財政實際收入


C.公共財政體系


D.預算管理體系


 


12.我國的公共預算編制程序可概括為(  )。


A.“一上一下”


B.“兩上兩下”


C.“三上三下”


D.“多上多下”


 


13.(  )指公共治理部門通過直接向市場購買指定社會服務,并提供給服務使用對象。


A.轉移性支出


B.公共支出


C.購買性支出


D.無償性支出


 


14.公共財政的分配應建立在(  )的基礎之上,將資源分配給利用效率更高的部門,促進高優(yōu)先度目標的實現(xiàn)。


A.轉移性支出


B.公共支出


C.購買性支出


D.無償性支出


 


15.公共財政的分配應建立在(  )的基礎之上,將資源分配給利用效率更高的部門,促進高優(yōu)先度目標的實現(xiàn)。


A.公益性


B.有效性


C.全面性


D.平衡性


 


16.(  )的建立標志著中國的財政體系進入稅收時代。


A.分稅制改革


B.預算改革


C.公共預算制度


D.財政管理體制改革


 


17.(  )是最主要的公共收入方式。


A.稅(稅收)


B.費(收費+其他公共收入)


C.債(發(fā)債)


D.基金


 


18.公共支出意為一國各級政府為履行提供(  )的義務所支出的資金總量。


A.社會安全


B.公共服務


C.就業(yè)民生


D.自然環(huán)境


 


19.相比而言,(  )被認為是目前最有效的公共收入手段。


A.稅(稅收)


B.費(收費+其他公共收入)


C.債(發(fā)債)


D.罰款


 


20.我國的公共支出細分為(  )項。


A.18


B.17


C.10


D.5


 


21.社會轉型期的許多失范本質上是(  )


A.道德灌輸、政治宣傳不力


B.利益和價值觀由原來的一元化向多元化轉變所導致的一種過渡現(xiàn)象


C.文明衰敗、法制孱弱


D.官員失去政德


 


22.“責任倫理”強調(  )


A.形式主義


B.對責任的擔當


C.牟取私利


D.社會輿論


 


23.(  )模糊,形成角色沖突。


A.社會角色


B.公共責任


C.公共利益


D.裙帶關系


 


24.新公共管理運動往往被人們描述為一場以追求“3E”即(  )為目標的管理改革運動。


A.“自由、民主、平等”


B.“政治、民主、法治”


C.“經(jīng)濟、效率和效益”


D.“政府、企業(yè)、協(xié)會”


 


25.威爾遜所倡導的(  )原則是為了解決當時美國政府管理和政府服務體系的混亂和無效。


A.“價值中立”


B.“邏輯合理”


C.“形式主義”


D.“理論系統(tǒng)”


 


26.公共管理的(  )決定了公共管理的制度、程序和行為體系都必然是倫理精神的實現(xiàn),是處處體現(xiàn)著倫理價值的新型模式。


A.價值追求


B.服務定位


C.道德規(guī)范


D.職業(yè)活動


 


27.公共管理者被授予大量的公共權力和職責,要求在行使公共權力時,以公共原則行事,堅持(  )最大化。


A.他人利益


B.個人利益


C.團體利益


D.公共利益


 


28.強化公共管理倫理作用,(  ),成為當今政府與社會的重要任務。


A.行使公共權力


B.重塑公共管理者的良好形象


C.平衡各種角色


D.掌握著公共資源


 


29.行政倫理學主要集中在(  )的職業(yè)道德方面的研究。


A.社會管理人員


B.專業(yè)技術人員


C.社區(qū)管理人員


D.公共行政人員


 


30.引導公共管理者科學認識公共管理倫理沖突中的功利價值,要把(  )作為行政行為選擇的出發(fā)點。


A.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公司集團的利益


C.沖突一方的利益


D.領導個人


 


31.( )指的是用法律的準繩去衡量、規(guī)范、引導社會生活。


A.法治


B.治理


C.管理


D.公正


 


32.(  )指的是用法律的準繩去衡量、規(guī)范、引導社會生活。


A.平等


B.公平


C.公開


D.公正


 


33.依法設定權力,解決的是(   )的問題。


A.權力范圍


B.權力來源


C.權力內容


D.權力有沒有


 


34.(   )是國家有權機關制定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行為及過程的總稱。


A.立法


B.司法


C.執(zhí)法


D.守法


 


35.(   )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的前提。


A.規(guī)范立法


B.科學立法


C.依法立法


D.行政立法


 


36.科學立法的核心在于尊重和體現(xiàn)(   )。


A.人民意愿


B.領導意志


C.客觀規(guī)律


D.客觀規(guī)律


 


37.(  )主要是指所制定的法律內容必須反映中國的實際,符合客觀規(guī)律,保證法律法規(guī)件件能夠有效落地


A.嚴格執(zhí)法


B.公正司法


C.科學立法


D.認真守法


 


38.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實施的關鍵在于(   )。


A.懂法


B.執(zhí)法


C.立法


D.司法


 


39.(  )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


A.自由平等


B.公平正義


C.平等博愛


D.良俗公序


 


40.一個國家或者社會的(  )狀況,與全社會的守法意識、守法行為密切相關。


A.秩序


B.規(guī)則


C.法律


D.法治


 


41.立法是人民代表大會的首要職權,主要表現(xiàn)為(  )形式。


A.憲法


B.基本法


C.其他法律


D.地方性法規(guī)、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E.決議、決定、命令、條例等


 


42.公共政策系統(tǒng)構成要素有(  )。


A.政策主體系統(tǒng)


B.政策輔助系統(tǒng)


C.政策反饋系統(tǒng)


D.環(huán)境系統(tǒng)


 


43.以下屬于公共政策的作用是( )。


A.導向功能


B.管制功能


C.調控功能


D.分配功能


 


44.公共財政的目標是指(  )。


A.可持續(xù)的財政狀況


B.資源的有效分配


C.提升服務效率


D.提高公共管理水平


 


45.績效預算模式主要具備(  )三個特征。


A.集中控制預算目標和總額


B.充分探索使用預算方法


C.績效分權


D.結果導向


 


46.公共收入的原則包括( )。


A.受益原則


B.公平性原則


C.支付能力原則


D.公正性原則


 


47.“倫理”的含義是(  )。


A.指人們之間的一種社會關系,因人們之間的天然聯(lián)系和社會聯(lián)系的親疏程度而有所不同。


B.屬于一種社會性的意識形態(tài)范疇。


C.指人們的行為應遵循的規(guī)范,即行為須有秩序和合乎情理。


D.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原則、規(guī)范的總和。


 


48.公共管理倫理是公共管理領域的角色倫理,是公共組織及公共管理人員在權力運用和行使過程中的(  )總和。


A.道德意識


B.道德規(guī)范


C.道德行為


D.道德底線


 


49.公共法治管理,正是圍繞著(  )這兩個主題展開的。


A.權力制約


B.權利保障


C.立法程序


D.秩序狀況


 


50.公共法治管理,就是要通過依法(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實現(xiàn)對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


A.設定權力


B.規(guī)范權力


C.制約權力


D.監(jiān)督權力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作業(yè)咨詢 論文咨詢
    微信客服掃一掃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