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務一
試卷總分:100 得分:null
1.管理是人們進行的生產勞動的一部分,是為了更好實現(xiàn)目標、提升業(yè)務活動的效率,而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協(xié)調和( )等活動。
A.領導
B.控制
C.溝通
D.反饋
2.( )直接針對勞動目標,因而是人類物質財富的基本來源。
A.業(yè)務活動
B.管理活動
C.后勤活動
3.( )是為了保證業(yè)務活動和管理的順利進行,而為它們提供各種技術、能源、材料等各種資源和各種輔助的活動。
A.業(yè)務活動
B.管理活動
C.后勤活動
4.公共管理是以( )為代表的公共組織,為了實現(xiàn)公共利益,依靠公共財政資源,運用公共權力,對公共事務進行的管理活動。
A.個人
B.社會
C.公司
D.政府
5.“( )”,認為二者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發(fā)展階段。
A.種屬說
B.從屬說
C.新舊說
6.從一般管理活動的屬性上看,公共管理與其他管理一樣,都是人類為了實現(xiàn)一定的目標而組織起來,對( )進行整合和協(xié)調的活動。
A.財產
B.資源
C.人力
D.信息
7.歷史研究法、比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邏輯實證研究法是學習和研究()的主要方法。
A.公共管理
B.私人管理
C.社會
D.個人
8.與公共管理相對,私人管理指的是由( )進行的旨在實現(xiàn)組織自身利益的管理活動。
A.公共組織
B.民間組織
9.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公共組織都是依靠( )資源運作的。
A.私人財產
B.公共財政
C.私有財產
10.有了( ),可以對業(yè)務活動中的各種資源(包括人、財、物、時間、空間、信息等)進行統(tǒng)籌和協(xié)調,減少各種資源浪費,進而提升業(yè)務活動效率。
A.業(yè)務活動
B.管理活動
C.后勤活動
11.( )是公共管理的前提和基礎。
A.領導者
B.組織者
C.公共組織
D.成員
12.一般來說,人們稱以實現(xiàn)私人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組織為( )。
A.私人組織
B.公共組織
13.一般來說,人們以服務于公共利益為目標的組織稱為( )。
A.私人組織
B.公共組織
14.狹義的公共組織指的就是( )。
A.國家機關組織
B.企業(yè)
C.社會組織
D.非營利組織
15.科學管理組織理論的代表人是( )。
A.法約爾
B.韋伯
C.古利克
D.泰勒
16.人際關系組織理論的代表是( )。
A.梅奧
B.巴納德
C.西蒙
17.西蒙是( )的代表。
A.人際關系組織理論
B.組織平衡理論
C.決策過程組織理論
D.科層組織理論
18.公共組織理論認為,( )是組織軀體的骨架
A.成員
B.制度
C.結構
D.財政
19.( )的特點是單一垂直領導。
A.直線結構
B.職能結構
C.直線—職能結構
D.矩陣結構
20.()是以完成某項工作為核心,從有關部門抽調人員組成臨時機構來履行工作任務的結構。
A.直線結構
B.職能結構
C.直線—職能結構
D.矩陣結構
21.“領導”這個詞從法學角度定義可能更關注制度,從行政學角度定義可能更關注職位,從管理學角度定義可能更關注( )。
A.組織
B.領導
C.管理
D.經營
22.( )是一門科學,它研究對象是領導活動,其根本任務是揭示領導活動中各種因素之間的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lián)系,即活動規(guī)律。
A.組織
B.領導
C.管理
D.經營
23.( )是領導的主體,是指居于某一領導職位擁有一定領導職權承擔一定領導責任實施一定領導職能的人。
A.領導者
B.追隨者
C.組織
D.情景
24.( )是領導的客體,領導的實質是組織成員的追隨與服從。
A.領導者
B.追隨者
C.組織
D.情景
25.( )是領導的平臺,組織形式應是領導活動的基本條件。
A.領導者
B.追隨者
C.組織
D.情景
26.( )是領導的環(huán)境條件,領導活動有效與否,不僅依賴于領導者本身的條件、被領導者的實際狀況,還要考慮特定的情景。
A.領導者
B.追隨者
C.組織
D.情景
27.( )是領導的內容,即領導者在領導過程中的所作所為。
A.領導者
B.追隨者
C.組織
D.行為
28.( )的大小更多取決于領導者在被領導者心目中的認可度、信任度和接受度。
A.職位權力
B.個人權力
C.領導權力
D.被領導權力
29.( )是指對事物的洞察、判斷和概括的技能,對于高層領導者而言它是最重要的一種技能。
A.技術技能
B.人際技能
C.概念技能
D.管理技能
30.( )是決策權由集體共同掌握的決策,雖然受個人因素的影響較小,但受群體結構的影響較大。
A.個人決策
B.群體決策
C.領導決策
D.客戶決策
31.( )就是指對社會組織中的人與事之間以及共事人之間的關系進行協(xié)調,以期達到事得其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事竟其功的管理目標。
A.人事管理
B.人事行政
C.人力資源管理
D.人事資源管理
32.( )以政府公務員作為主要管理對象,涉及一系列管理法規(guī)、制度、政策和措施,是國家行政機關對其工作人員依法實施管理的一系列活動。
A.人事管理
B.人事行政
C.人力資源管理
D.人事資源管理
33.( )是對人力資源進行有效開發(fā)、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學管理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涉及管理制度、法規(guī)、程序和方法。
A.人事管理
B.人事行政
C.人力資源管理
D.人事資源管理
34.西方國家逐步形成了對文官的分類、考試、錄用、考核、待遇、培訓、晉升、調動、解職、退休等一整套系統(tǒng)的制度,這就是西方的( )。
A.文官制度
B.官員制度
C.議員制度
D.行政制度
35.( )是通過競爭考試,把考試成績作為升遷的標準,凡合乎報考資格者,都可以參加考試,成績優(yōu)秀者,即可升遷補缺。
A.考試晉升制
B.功績晉升制
C.年資晉升制
D.越級晉升制
36.( )是以工作成績大小作為晉升的標準,成績突出者可以得到晉升,工作平淡者,不論其資歷深淺,均不得晉升。
A.考試晉升制
B.功績晉升制
C.年資晉升制
D.越級晉升制
37.( )是按工作年限決定晉升,即服務滿規(guī)定年限者,即可予以升遷。
A.考試晉升制
B.功績晉升制
C.年資晉升制
D.越級晉升制
38.( )首次修訂,標志著我國公務員管理法治化、規(guī)范化、科學化進入新階段,對于建設一支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yè)化公務員隊伍意義重大。
A.公務員法
B.人事法
C.管理法
D.行政法
39.公共組織人力資源開發(fā)的特點中,( )是由公共組織人力資源的特殊地位決定的。
A.戰(zhàn)略性
B.系統(tǒng)性
C.動態(tài)性
D.前瞻性
40.( )是以職位(工作崗位)的工作性質、工作的難易程度、責任輕重及所需工作人員的資格條件等為依據(jù),把所有職位劃分為不同的類別和等級,并據(jù)此對文官實行不同的管理。
A.地位分類
B.品位分類
C.職位分類
D.官位分類
41.生產勞動可以分為( )等多種形式。
A.業(yè)務活動
B.管理活動
C.后勤活動
42.從事勞動的人群不同,具體的勞動類型不同,對管理的需求程度以及管理的重心和方式可能也會不同,由此又衍生出不同的管理活動類型。這其中,最常見的劃分是( )和( )。
A.私人管理
B.公務管理
C.公共管理
D.個人管理
43.在我國,( )等,都屬于公共組織。
A.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組織
B.國家機構
C.政治協(xié)商機關
D.武裝力量
E.人民團體
F.企事業(yè)單位
44.社會生活中存在著各式各樣的組織,公共組織在其( )上與私人組織存在著顯著差別。
A.性質
B.目標
C.范圍
D.功能
45.組織理論是研究和揭示( )等一系列組織問題的理論,是關于組織及其管理的一種思維方式。
A.組織性質
B.設計方式
C.組織行為
D.組織發(fā)展規(guī)律
46.古典組織理論包括( )
A.以泰勒為代表的科學管理組織理論
B.以法約爾、古利克為代表的行政管理組織理論
C.以韋伯為代表的科層組織理論
47.公共組織的結構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
A.直線結構
B.職能結構
C.直線—職能結構
D.矩陣結構
48.領導是一門藝術,需要有洞察力、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一般說來領導活動充分反映出領導藝術的特征,它具有如下特征( )。
A.隨機性
B.獨立性
C.多樣性
D.權變性
49.人事行政的特征是:( )。
A.管理主體是政府及其人事管理機構,屬于政府權限范圍內的人事立法、人事政策、人事安排等人事活動
B.主要管理對象是政府公務員
C.進行的活動以公共權力為后盾,以法律法規(guī)為依據(jù)
D.人事行政把人看作第一資源,是最寶貴的資源,把對人的管理置于重要位置
50.人力資源管理活動包括( )。
A.人力資源的預測與規(guī)劃
B.工作分析與設計
C.人員的甄選、錄用、合理配置和使用
D.人員的開發(fā)、教育培訓、人力資源的維護與成本核算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