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開放大學24秋學期地域文化(專)地域文化(專)第一次形考作業(yè)
試卷總分:100 得分:
1.關于河西走廊,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東起烏鞘嶺。
B.走廊以南為祁連山地。
C.走廊以北習慣稱之為北山山地。
D.走廊南北最寬處有500公里。
2.關于河西走廊,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西至甘新交界地帶。
B.屬于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
C.大致分為東、中、西三大段。
D.東西長500千米。
3.關于河西走廊,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盛唐時期,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之一。
B.在走廊的北、西、南三面,歷史上一直是多民族分布區(qū)。
C.歷史文化遺存不夠豐富。
D.是古絲綢之路的咽喉孔道。
4.關于武威地區(qū)的歷史文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武威地區(qū)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B.西漢時命名原休屠王領地為“武威”,以彰顯大漢帝國的武功軍威。
C.“五涼”中的前涼、后涼、南涼、北涼曾建都于姑臧。
D.西夏曾經以涼州為國都。
5.關于武威地區(qū)的歷史文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史上有“五涼古都”“河西都會”之稱。
B.武威地區(qū)發(fā)現馬家窯文化遺址、齊家文化遺址多處。
C.“五涼”都曾建都于姑臧。
D.漢武帝改雍州為涼州,“以地處西方,常寒涼也”。
6.關于天梯山石窟,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天梯山石窟始建于北涼沮渠蒙遜時期。
B.天梯山石窟主體大佛窟開鑿于盛唐時期。
C.天梯山石窟被稱為“石窟之鼻祖”。
D.天梯山石窟的大佛窟有阿彌陀佛造像1尊。
7.關于天梯山石窟,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2001年天梯山石窟被公布為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B.今計入殘缺不全的洞窟,天梯山石窟實存洞窟35窟。
C.天梯山石窟又稱涼州石窟。
D.1927年的武威大地震對天梯山石窟破壞嚴重。
8.關于白塔寺遺址,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白塔寺是藏傳佛教的重要寺院。
B.白塔寺始建于盛唐時期。
C.白塔寺遺址是中國元代時期祖國統(tǒng)一的重要歷史見證。
D.薩班靈骨塔,俗稱白塔,寺因塔名,稱“白塔寺”。
9.關于白塔寺遺址,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白塔寺的薩班靈骨塔至今保存完整。
B.2001年白塔寺遺址被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C.白塔寺是西藏納入中國版圖700多年的重要歷史見證。
D.元代時,涼州白塔寺規(guī)模宏大。
10.關于白塔寺遺址,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漢武帝時期始建。
B.是藏傳佛教薩加派宗教領袖薩班的靈骨安葬之處。
C.是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D.是民族團結的象征。
11.關于白塔寺遺址,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白塔寺遺址始建于漢代。
B.白塔寺遺址是西藏歸屬祖國版圖的歷史見證地。
C.靈骨白塔建成后,由薩迦第五代祖師八思巴親自作了開光儀式。
D.薩班靈骨塔俗稱白塔,寺因塔名,稱“白塔寺”。
12.關于武威文廟,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由儒學院、孔廟、文昌宮三部分組成。
B.孔廟、文昌宮保存完整。
C.欞星門為清康熙時期建造。
D.文昌宮桂籍殿卷棚內保存的46塊匾額,堪稱西北之最。
13.關于武威文廟,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欞星門背面書“孝友文章”四字。
B.孔廟以大成殿為中心。
C.文昌宮以桂籍殿為中心。
D.始建于明代。
14.關于武威文廟,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現存的武威文廟,由東、中、西三組建筑構成。
B.現儒學院已毀。
C.孔廟建筑規(guī)制為三進院落。
D.2001年被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5.關于武威雷臺出土的銅奔馬,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銅奔馬為戰(zhàn)國時期青銅器。
B.銅奔馬作昂首嘶鳴、飛躍奔馳狀。
C.完美地塑造了天馬行空的藝術形象。
D.現藏甘肅省博物館。
16.關于武威雷臺出土的銅奔馬,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2000年國家旅游局將銅奔馬定為中國旅游標志。
B.“馬踏飛燕”一名依然流行。
C.銅奔馬出土于1969年。
D.被視為中國古代高超鑄造業(yè)的象征。
17.關于西夏碑,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西夏碑由武威著名學者張澍發(fā)現。
B.西夏碑樹于前涼張?zhí)戾a時期。
C.西夏碑兩面正中用漢文和西夏文篆額。
D.碑文主要記錄了當時重修涼州感應塔的緣起和經過。
18.關于西夏碑,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俗稱“西夏碑”。
B.是現存西夏文篆書的唯一實物資料。
C.1961年西夏碑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D.此碑兩面碑文內容完全相同。
19.關于張掖地區(qū)的歷史文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西漢設置張掖郡,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義。
B.隋唐時代是張掖歷史上的鼎盛時期。
C.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置甘肅行省。
D.張掖大佛寺是五涼時期的佛教殿堂。
20.關于張掖地區(qū)的歷史文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掖位于河西走廊中段。
B.主要河流有我國第二大內流河黑河及其水系。
C.地處青藏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地帶。
D.漢、明長城在張掖境內蜿蜒起伏近100千米。
21.關于張掖地區(qū)的歷史文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素有“金張掖”之美譽。
B.西漢于元鼎六年(前111年)設置張掖郡。
C.張掖地區(qū)共有石窟2處。
D.東灰山遺址是規(guī)模較大的四壩文化遺址。
22.關于張掖地區(qū)的歷史文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始建于隋代木塔和唐代的土塔都是有代表性的古建筑。
B.駱駝城和許三灣城附近墓群是河西走廊現存規(guī)模最大的漢晉墓群。
C.文殊山石窟連續(xù)營造近1600年。
D.黑水國遺址位于張掖市甘州區(qū)西北17千米處。
23.關于張掖大佛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大佛殿南北兩側塑十大弟子像。
B.大佛殿殿門上方懸掛鐫刻 “無上正覺”匾額。
C.佛殿殿身為兩層樓閣,重檐歇山頂。
D.寺內的大臥佛是全國現存最大的室內臥佛。
24.關于張掖大佛寺的藏經,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大佛寺藏有《大明三藏圣教北藏》。
B.大佛寺“北藏”是目前國內保存數量最多、最完整的初刻初印本明代藏經。
C.大佛寺藏金粉寫本《大般若波羅蜜多經》1部計600卷。
D.大佛寺藏經匯集了唐代至清初近1000年間的佛教典籍。
25.關于張掖大佛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還以豐富的藏經為世人注目。
B.收藏有元代佛曲。
C.收藏有元代五股金剛杵、玉雕紋紐和波斯薩珊王朝銀幣。
D.所藏《永樂北臧》堪稱古代雕版印刷珍品。
奧鵬,國開,廣開,電大在線,各省平臺,新疆一體化等平臺學習
詳情請咨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